科研产出
根据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苜蓿属的系统分类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对苜蓿属28个种和1个草木樨种的核糖体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子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做了分析。黄香草木樨被用作外类群。系统分析产生的进化树与该属传统分类基本一致。本研究提示,黄花苜蓿应与紫花苜蓿列入一种。M.hybrida,M.cancellata和M.prostrata是与栽培苜蓿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种。研究结果证实先前被称做胡卢巴属的植物种应被归于苜蓿属,而苜蓿属内的Heynianae、Platycarpae和Spiro-carpos等族的分类应予以重新考虑。


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综合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性状指标,发现柠条苗期营养液培养的适宜磷浓度为10~500μmol·L-1,最适宜磷浓度为100μmol·L-1,缺磷的临界浓度在1~10μmol·L-1间.柠条苗期植株地上部含磷量随外界营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外界磷浓度达到1000μ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保证农药残留分析质量的研究
《质谱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项目的农药残留质量保证进行研究 ,讨论了该技术使用的有限性 ,并提出建议。在非最佳设备条件下 ,通过良好的样品制备及有效合理地使用毛细管或填充柱 GC/ MS方法 ,进行有效的、低成本的定性和定量农药残留分析
关键词: 质谱学 农药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食品


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菌种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其生态学适应性与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广,结瘤率高,根瘤大,固氮周期长,耐盐碱,用高效抗逆菌株接种,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增加干重28.9%~79.5%.


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推广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农大3138的选育主要是针对生产用品种的缺点和弱点,通过亲本材料的科学选择,实现性状互补,加大亲本间的遗传差距;同时加大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的选择压。该品种在多年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名列1,2位。先后通过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及国家品种审定。山西省近3年种植面积累计达40.7万hm2,居省内玉米品种占有面积的第1位(2年)和第2位(1年),总增产1.5亿kg。1997~2001年在国内9省市累计推广166.7万hm2,其中2001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全国5年累计增产玉米12.5亿kg,增收12.5亿元。制种增收获利1.25亿元。


晋南半干旱地区果树渗灌补水效应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旱地果园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了渗灌和渗水管道埋深对旱地土壤含水率和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需水关键期渗水 3 0 0 m3/hm2 ,垂直下渗深度为 13 0 cm,水平渗幅可达 160 cm,其中 2 0~ 80 cm土层含水率比对照高 6.0~ 7.3个百分点。渗水管道埋深不同 ,水分在土壤中的分配模式不同 ,在 3 0~ 40 cm较合适。渗灌能明显促进果树生长发育 ,提高苹果产量和果品品质 ,而且比漫灌省水。渗灌比未渗对照增产 45 .7%~ 99.1% ,漫灌比对照增产 2 6.6%~ 10 1.6%。渗灌效应优于漫灌。


当前玉米种子企业改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玉米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为了适应《种子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转换种子公司的决策机制、任命机制、监督机制。树立“人是最重要的活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而不“急功近利”,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从体制、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强种子企业的诚信管理。建设育种研究体制,加强和坚持种子质量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合作;更新育种目标,为品种创新和更迭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于质量,降低成本。打出企业自己的品牌,迎接WTO的挑战。


露地番茄新品种并番6号生产示范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并番6号为露地专用大果型番茄新品种。经过3年连续试验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宜山西省各地区及北方地区露地种植。


白羊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CSCD
摘要:利用Shanno-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特定重叠指数对晋中、晋东南地区的白羊草群落的15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生态位最大,分别是2.56,2.38,2.93,2.30和1.78.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委陵菜和披针苔草也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是白羊草的主要伴生种.经过以上分析得出,白羊草是山西具有很大潜力的牧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