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马铃薯增产途径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山西是中国马铃薯主产省区之一,但单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种薯质量差、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种植技术落后等。因此,只有从全面推广优质脱毒种薯入手,采用旱作农业技术,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大力改善生产条件,运用科学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才能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


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植物病理学报 》 2003 CSCD
摘要:1997~ 2 0 0 1年采自我国 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菌标样 4 0 0 8份 ,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状况。 1997年发现了水源 11致病类型 13和 14 ,2 0 0 1年把原Hybrid 4 6致病类型 3(HY 3)命名为条中 32号。这期间共监测到 4 1个小种和致病类型 ,每年都能监测到的小种和致病类型有 32个 ,为条中 17、19、2 1、2 2、2 3、2 5、2 6、2 8号 ,洛 10 2 ,条中 2 9,洛 13 2、3,条中 30、31、32 ,Hybrid 4 6 4、5、6、7、8,水源 11 2、3、4、5、6、7、8、10、11、12、13和 14。条中2 9、30、31、32号为主要流行小种。 1997~ 2 0 0 0年间条中 31号位居第一 ,出现频率为 10 .8%~ 13.5 % ,其次为条中 32号 (4 .8%~11.7% ) ,由于条中 32号逐年持续上升 ,2 0 0 1年超过条中 31号而位居第一。其次是条中 2 9和 30号 ,两者出现频率基本相当 ,1997~ 1999年条中 2 9号略高位第 3(3.3%~ 4 .0 % ) ,条中 30号位第 4 (2 .6 %~ 3.3% ) ,2 0 0 0~ 2 0 0 1年 ,条中 30号略高位第 3(3.6 %~7.3% ) ,条中 2 9号位第 4 (2 .7%~ 3.1% )。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条中 2 3号、2 5号、2 6号、2 8号和Hybrid 4 6 4、5、7、8,水源 11 3、4、5、7、11、13和 14 ,其它为?
棉花种间杂交新品系及新种质的育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采用对杂交铃喷施GA3和NAA、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同步进行染色体加倍三者相结合的棉花种间杂交新技术,快速获得可育杂种。本研究从陆地棉×索马里棉,陆地棉×比克棉,(陆地棉×中棉)×(陆地棉×瑟伯棉)杂种后代中,成功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系秦远4149、秦远1505和秦远93089,其2.5%跨长分别为28.3,29.0和29.7mm,整齐度分别为50.0%,47.7%和46.3%,比强度分别为23.4,21.2和21.2g/tex,伸长率分别为7.5%,5.4%和7.2%,各特征匹配合理,优于对照中19;枯萎病指分别为2.2,6.5和4.4,黄萎病指分别为11.3,23.6和19.5,抗病性达到或超过对照品种;同时还创造出优质特强抗枯黄萎病特异新种质5份,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均符合国家"九五"棉花育种攻关指标标准。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土壤养分变异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网格取样,应用土壤养分系统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研究了分散经营条件下村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普遍分布不均,存在着变异,土壤养分N,P和有机质的变异较大,与氮磷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有密切关系;Ca,Mg,K,Cu,Fe,Mn等养分土壤变异表现相对较小。


蔬菜施肥专家系统模糊推理的算法设计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实现了对施肥知识的提取和组织 ,提出了农业专家系统模糊推理的算法设计 ,并应用到蔬菜施肥智能咨询系统中 ,咨询报告由已知条件、养分计划、施肥方案、追肥安排、专家解释、决策评价等 6部分组成 ,其性能指标和可操作性是目前农村和菜农容易接受的。图 1,表 2 ,参 3。


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反应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盆栽2年生自根苗对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和充足供水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Ψw)降低。但在相同相对含水量下,其Ψw比对照高。随着Ψw的下降,膨压(Ψp)逐渐降低,但在相同Ψw下,Ψp高于对照,最大Ψp比对照高0.15MPa。晚红葡萄具有渗透调节作用,但其调节能力仅有0.16MPa。反复干旱下,细胞最大体积弹性模量(εmax)增大,细胞壁刚性升高。


不同凝胶电泳对玉米自交系DNA多态检测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利用10个SSR(简单序列重复)引物对,对1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同源位点扩增,用琼脂糖凝胶及聚丙烯酰胺凝胶两种电泳方法分离,检测其DNA多态性。结果表明,其间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较琼脂糖凝胶电泳能检出更多的等位基因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值亦较高,自交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小于琼脂糖凝胶检测中的相应值。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辨率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自交系的系统聚类更为准确、可靠,更能真实地反映自交系间的系谱关系。
关键词: 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玉米自交系 DNA多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