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大豆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年对 4 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 ,2 0 0 0 - 2 0 0 2年对 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 ,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 ,其中ZYD1936、ZYD36 5 4的平均抗旱系数大于 0 .6 5 0 0 ,系 1级抗旱材料 ,且抗旱性稳定。平均抗旱系数与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呈负相关 ,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正相关。高度抗旱野生资源的特点 :生育日数 12 0天左右 ,株高 2 0 0cm左右 ,主茎明显 ,主茎节数较多 ,分枝数较少且短 ,结荚部位较低 ;中型椭圆叶 ,紫花 ,棕毛 ,无限结荚蔓生习性 ;小粒、黑种皮、椭圆粒 ,以二、三粒荚为主 ,一粒荚次之 ,四粒荚较少 ,一级抗旱材料的四粒荚比栽培大豆多。

关键词: 大豆 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油抗病油葵杂交种晋葵5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葵 5号是以雄性不育系 76 2 0 2 - 3A为母本 ,恢复系 90 2 - 11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菌核病能力强 ,含油率达 5 1.44 %。品种鉴定平均产量 3 82 3.5kg/hm2 ,比对照品种汾葵杂 3号增产 13 .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2 0 5 6 .5kg/hm2 ,比对照品种晋葵 2号增产 17.0 %。适宜高寒山区春播及麦茬复播。

关键词: 油葵杂交种 晋葵5号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活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印楝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研究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蝉2~3龄若虫有较好的拒食作用,处理后24h的拒食中浓度为44 17μg/mL;选择性试验中,浓度为40μg/mL时,对成虫的拒食效果为57 89%;对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具有较强的内吸毒杀作用,处理接虫后48h的致死中浓度为14 11μg/mL,而且在5、10和20μg/mL3个处理的试虫中,羽化后的成虫出现翅畸形现象.

关键词: 印楝 抽提物 假眼小绿叶蝉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仙客来组培不定根发生的因素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胜利女神、粉红、深红和大红等 4个品种经过 10次继代后的再生新梢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多个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统计和显著性检验 ,分析了影响仙客来组织培养中不定根发生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 ,品种的遗传性是影响仙客来不定根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同品种对激素种类和数量的反应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新梢叶片数量是影响仙客来试管苗平均单株生根数量的显著因素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 0 1+1.347X。

关键词: 仙客来 不定根发生 品种 数量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SSR标记分析灰布支黑豆与晋豆23的F_3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CSCD

摘要:本研究对晋豆 2 3与大豆孢囊线虫抗源灰布支黑豆的F3代群体共 6 1个单株进行了ISSR分析 ,共检测出 376个基因位点 ,多态性位点 82个 ,多态性位点比例为 2 1 8%。获得 5个共显性位点 ,5个共显性位点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 0 16 4。ISSR引物 (GA) 8C检测到 3种基因型 ,ISSR引物VDV (CT) 7检测到16种基因型。本研究表明该群体内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说明灰布支黑豆是大豆孢囊线虫抗病育种的理想抗源。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病毒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以指示植物———千日红为材料,将马铃薯X病毒(PVX)接种在千日红叶片上,观察测定温度、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在24℃,光照周期16h,光照强度6700lx以及遮光12h,专化性症状最为明显。进一步证实了在马铃薯病毒的生物测定中,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PVX 指示植物 温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花椒昆虫群落结构及区划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CSCD

摘要:对山西省花椒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区系进行了研究 ,共调查了 16 8种昆虫 ,其中害虫 115种 ,占 6 8% ,分属于 8目 4 7科 .重要的种类是天牛 Ceram byeidae,蚜虫 Aphididae,蚧壳虫 Coccoidae和花椒桔啮跳甲 Podagricomelashirahatai等主要害虫 .天敌昆虫 5 3种 ,占 32 % ,分属于 7目 17科 ,其数量较多 ,能对害虫起控制作用的种类是瓢虫 Coccinellidae,食蚜蝇 Syrphidae,草蛉 Chrysopidae和螳螂 Mantidae.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的不同 ,分为枝杆、花器芽叶及幼果、吸汁性、腐生性和地下害虫 5个类群 .依照山西省农业区划资料 ,将全省划分为滹沱河岩岸、太行山中段、晋南阶台地、吕梁晋中 4个花椒栽培区 .此外 ,还分析了各生态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构

关键词: 山西省 花椒 昆虫群落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兰品种筛选及周年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引进16个剑兰品种,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加大田的模式,进行了3年的周年生产试验。筛选出适合北方保护地种植的生育期短、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照的品种5个;摸索出一套剑兰周年生产的栽培技术,从而形成了一套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加大田种植的周年生产技术系列。

关键词: 剑兰 周年生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皮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营养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芦笋皮 抗疲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幼胚的脱分化状态及再生性能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30个品种(系)的研究,确立了小麦幼胚最佳取材时期的种子形态指标:在幼种子发育到嫩绿色,脊部由光亮转变为无光泽并具一层绒毛时,幼胚刚好发育到透明的后期和半透明前期。该时期仅有几个小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的幼胚的致密愈伤组织诱导状况及其继代保持和分化能力,并获得了良好的再生体系。使得致密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1%,在14d时分化频率达到96 7%,70d时分化频率仍可达62%。并就温室材料和大田材料以及不同年份大田材料的致密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和分化能力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