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立人 1 ; 贾秋珍 2 ; 金社林 2 ; 李高宝 3 ; 王保通 3 ; 姚革 4 ; 杨家秀 4 ; 原宗英 5 ; 毕云青 6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甘肃农科院植保所

3.陕西农科院植保所

4.四川农科院植保所

5.山西农科院植保所

6.云南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条锈菌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3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261-26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7~ 2 0 0 1年采自我国 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菌标样 4 0 0 8份 ,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状况。 1997年发现了水源 11致病类型 13和 14 ,2 0 0 1年把原Hybrid 4 6致病类型 3(HY 3)命名为条中 32号。这期间共监测到 4 1个小种和致病类型 ,每年都能监测到的小种和致病类型有 32个 ,为条中 17、19、2 1、2 2、2 3、2 5、2 6、2 8号 ,洛 10 2 ,条中 2 9,洛 13 2、3,条中 30、31、32 ,Hybrid 4 6 4、5、6、7、8,水源 11 2、3、4、5、6、7、8、10、11、12、13和 14。条中2 9、30、31、32号为主要流行小种。 1997~ 2 0 0 0年间条中 31号位居第一 ,出现频率为 10 .8%~ 13.5 % ,其次为条中 32号 (4 .8%~11.7% ) ,由于条中 32号逐年持续上升 ,2 0 0 1年超过条中 31号而位居第一。其次是条中 2 9和 30号 ,两者出现频率基本相当 ,1997~ 1999年条中 2 9号略高位第 3(3.3%~ 4 .0 % ) ,条中 30号位第 4 (2 .6 %~ 3.3% ) ,2 0 0 0~ 2 0 0 1年 ,条中 30号略高位第 3(3.6 %~7.3% ) ,条中 2 9号位第 4 (2 .7%~ 3.1% )。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条中 2 3号、2 5号、2 6号、2 8号和Hybrid 4 6 4、5、7、8,水源 11 3、4、5、7、11、13和 14 ,其它为?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 原宗英,李艳芳,武英鹏,曾卫芳. 2003

[2]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2020

[3]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2015

[4]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抗条锈基因YrCH223的遗传分析及SSR定位. 刘洁,畅志坚,李欣,张晓军,詹海仙. 2013

[5]小麦新抗源CH5383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詹海仙,畅志坚,李光蓉,贾举庆,郭慧娟,张晓军,李欣,乔麟轶,杨足君. 2014

[6]小偃麦渐渗系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李光蓉,张晓军,李欣,畅志坚. 2012

[7]山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范绍强,谢咸升,李峰,尹青云,郑王义. 2007

[8]兼抗白粉、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CH7124抗性遗传及细胞学鉴定. 李欣,张晓军,张丛卓,詹海仙,杨足君,畅志坚. 2012

[9]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来源及染色体定位的研究进展. 李欣,畅志坚,詹海仙,郭慧娟,张晓军,乔麟轶. 2015

[10]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化原因分析. 郑丽萍,赵威军,王丰林,田森林,李金梅. 2004

[11]小偃麦渗入系抗条锈性评价及细胞学鉴定. 郭慧娟,张丛卓,张晓军,杨足君,李欣,詹海仙,乔麟轶,畅志坚. 2014

[12]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H7056的定位及其抗源分析. 朱艳,乔麟轶,张晓军,李欣,杨足君,郭慧娟,王长彪,畅志坚. 2018

[13]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14]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5]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_(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云,刘学义. 2008

[16]谷子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王斌,王召菊. 2009

[17]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王慧慧,张文忠,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6

[18]山西省谷子白发病菌种分类及致病能力的研究.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史根生,侯国亮. 2013

[19]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李莹,王志,焦广音,常汝镇. 1991

[20]高粱丝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侯爱斌,吕鑫,常玉卉,郭建文.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