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青海发现草纹透翅蛾(鳞翅目:透翅蛾科)

青海农林科技 1995

摘要:草纹透翅蛾Bembeciascopigera(Scopoli,1763)在我国最早发现于新疆阿尔泰,现又采自青海省湟中县,为国内第二例报导。为害豆科、菊科植物。

关键词: 草纹透翅蛾,青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近年来发现的透翅蛾新种新记录简介

昆虫知识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果粮“两高一优”配套栽培技术开发

青海科技 1995

摘要:三年开发示范结果表明.采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比常规管理立体栽培、苹果和小.麦分别增产25.01%和27.38%;并且果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开发研究的配套栽培技术主要是:调整果粮占地比例、定量配方施肥、选用良种小麦、适量及时浇水、综合防治病虫害、草荒害、合理修剪果树、调节花果数量、培肥管理土壤、化促化控生长等九项.

关键词: 果粮 立体栽培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孟宗沟小流域治理生物措施效益评价

青海草业 1995

摘要:长江上游孟宗沟小流域治理生物措施效益评价石蒙沂,李景兰(青海农科院810016)(青海农林学校810016)1前言长江上游盂宗沟小流域治理,是长江水保机构下达给我省的重点试点课题。在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的指导下,1990年对孟宗沟小流域实施生物治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孟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途径的探讨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出发,探讨了长江源头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指导思想,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步骤、技术措施及综合治理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探索出高寒边远少数民族牧区脱贫致富的途径,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科技骨干青黄不接和人才断层所引起的社会普遍关注和热点问题,探讨其解决的办法及途径。因为农业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令后几年甚至下一个世纪初农业科研水平、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科技人才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科技人才,培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源头玉树县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摘要:长江源头玉树县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对策欧阳洪学,王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16)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缘长江源头地区。东径95°41'40″~97°44'34″,北纬32°41'34″~33°46'44″。平均海拔4493.4m,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林草治理途径的探讨

青海农林科技 1995

摘要:本文通过孟宗沟小流域林草治理措施的实施,探讨长江源头牧业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途径,以恢复和建设林草植被,逐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地建立水土保持体系、发展牧区经济、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植物治理方法。

关键词: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林草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浅山旱地春小麦栽培中肥密效应初探

青海农林科技 1995

摘要: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浅山旱地春小麦肥密试验,建立了产量与施肥量和密度二因子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浅山旱地条件下,密度效应大于肥量效应,期望最高产量的密度为每亩基本苗35.5万株,在施肥量2.7-17.5kg/mu范围内,产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最佳施肥量为15kg/mu。

关键词: 浅山旱地,春小麦栽培,密度,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油14号油菜

种子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