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津市消费者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调查
《天津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开展了天津市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参与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较少,但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对问题食品的处理方式较为一致,大部分人直接找商家退换,超半数消费者会要求支付赔偿金。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地灵芝覆土栽培技术
《食用菌 》 2011
摘要:覆土栽培林地灵芝是一种林、菌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它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食用菌生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唑膦在西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评价噻唑膦在西瓜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两地同时进行了噻唑膦在西瓜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噻唑膦在西瓜中无明显消解规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9~9.3d;噻唑膦在西瓜(全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未检出~0.020mg·kg-1,瓜皮中的最终残留量为未检出~0.030mg·kg-1,瓜肉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10%噻唑膦颗粒剂在西瓜上合理使用方法为:以2250~3000g(a.i.)·hm-2,土壤撒施1次,噻唑膦在西瓜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0·5mg·kg-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借鉴生态学原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农业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农业生态产业链网的"链流"要素与运作模式,并从纵向、横向、扩展3个层面构建了农业的生态产业链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草蛉幼虫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行为观察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卵、若虫及伪蛹的搜寻、控害潜能,观察分析其捕食行为。【方法】在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烟粉虱卵、若虫及成虫供大草蛉高龄幼虫取食,统计大草蛉3龄幼虫在不同猎物密度下的净取食和取食比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观察大草蛉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的若干独立行为事件,系统描述其行为事件内容,分析研究各行为发生频次及持续时间占总捕食过程的比例。【结果】大草蛉3龄幼虫对烟粉虱卵、若虫及伪蛹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同时拟合Holling Ⅱ及Ⅲ型方程。在室内条件下,大草蛉3龄幼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其瞬间攻击率随烟粉虱虫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处理时间为若虫>伪蛹>卵,最佳寻找密度为若虫最低。对搜寻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大草蛉幼虫对烟粉虱的搜寻效应随烟粉虱虫龄的增加而升高。大草蛉取食卵及若虫时,其行走及搜索行为所占比例相当,而取食伪蛹时搜索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而取食其次。同时,在捕食过程中,各行为事件的发生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草蛉高龄幼虫在低密度下对烟粉虱卵、若虫及成虫的捕食能力随密度增长且不受密度制约,其捕食行为事件的发生频次及持续时间在取食不同类型猎物时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EPG技术研究寄主适应性在B型与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中的作用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1 CSCD
摘要: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Hemiptera:Aleyrodidae),是一种通过直接取食、传播植物病毒等多种方式为害的"超级害虫",为害植物多达600余种。该虫被认为是一个包含24个生物型的复合种,其中,B型和Q型是两个最具入侵性的生物型,目前已入侵世界大部分地区。在我国,本土的烟粉虱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记录,但为害并不严重。20世纪90年代,B型开始入侵我国,并逐渐成为2007年以前的主要生物型,给保护地及大田作物造成严重损失。2003年,我们在云南省发现了Q型烟粉虱,接下来的几年中,Q型迅速取代了B型烟粉虱,并于2007年后成为我国主要为害生物型。我国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草药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药物分析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克服了中草药样品中复杂的基质干扰问题,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中药材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残留量。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农药经乙腈提取,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UPLC-MS/MS法进行测定。结果:15种农药在其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0.999之间。在定量限(LOQ)、5倍定量限和10倍定量限3个添加浓度水平,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1.8%~98.1%之间;RSD在1.8%~14.8%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为中药材中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污染状况调查提供检测方法支持。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 中草药 农药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涩柿可溶性单宁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建立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涩柿内部可溶性单宁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测量涩柿内部指标可溶性单宁的应用价值。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570~1 848 nm),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数学建模算法、不同导数处理方法和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的涩柿可溶性单宁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一阶导处理和去散射处理所建涩柿可溶性单宁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其定标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和预测相关系数(R2p)分别为0.722 7和0.678 5,定标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48 4和0.176 3。研究表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涩柿可溶性单宁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模型精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涩柿 可溶性单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