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析福建野生中草药黄花远志的开发利用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黄花远志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药材之一。介绍了黄花远志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及其功效,对福建省黄花远志的野生资源分布、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开发利用提出了4点建议。


丝瓜多聚泛素基因(LcUBQ)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18 CSCD
摘要:泛素是一种逆境响应蛋白,所介导的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适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丝瓜(Luffa cylindrica)泛素基因的功能,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丝瓜中克隆到多聚泛素基因(polyubiquitin gene),命名为LcUBQ(Gen Bank登录号:KR349345),该基因cDNA全长1 579 bp,包含一个1 37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1.26 kDa和7.05,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带和无规卷曲各占24.73%、22.54%和52.74%。进化树分析表明,丝瓜LcUBQ蛋白质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LcUBQ基因在丝瓜的不同组织皆有表达,其中在根和叶中表达量最低,高温(40°C)、低温(4°C)以及弱光[20μmol/(m~2?s)]均能诱导叶片中LcUBQ基因的高表达,尤其是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下,LcUBQ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与其对应的泛素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无论是低温或弱光处理,LcUBQ基因的表达量及对应的泛素水平均在前2 h增加得最为明显,推测LcUBQ基因可能参与丝瓜的早期胁迫信号转导及低温、弱光胁迫应答过程。


香蕉抗寒技术研究进展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本文从栽培技术、物理、外源药物诱导和抗性育种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香蕉抗寒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能更直观的了解前人研究的相关内容,为香蕉抗寒的基础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的热降解动力学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8
摘要:对红凤菜花色苷水提取物的粗提物和纯化物分别进行了热稳定性的研究,并以DPPH法、ABTS法、邻二氮菲-Fe2+法评价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的热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65~95℃范围内,红凤菜花色苷粗提物和纯化物的半衰期t1/2分别为3.55~1.73 h和26.52~2.92 h,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45.45 kJ/mol和101.31 kJ/mol。红凤菜花色苷提取物清除不同自由基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羟自由基>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其中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优于维生素C对照。粗提物、纯化物和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17 mg/mL、0.57 mg/mL、2.65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50 mg/mL、0.15 mg/mL、49.50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72 mg/mL、0.24 mg/mL、49.62μg/mL。纯化后的花色苷提取物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均优于粗提物。


铁观音和黄棪杂交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福建省选育的与铁观音或黄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12个有亲缘关系品种和15个对照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参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铁观音与黄棪杂交选育的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与生物学形态和制茶品质相互印证;12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聚类图能清晰地呈现出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且大部分品种遗传背景更靠近黄棪,表明在育种阶段选择遗传相似系数更接近黄棪的株系,出现优良品种的可能性更高;各品种与其对应亲本的相似性分析表明,紫玫瑰与铁观音亲缘关系最近,瑞香与黄棪亲缘关系最近;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相似系数分析发现,有亲缘关系品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64~0.92之间,其中0.80以上的占19.70%,而对照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63~0.81之间,大于0.80的仅占5.71%,二者的聚类图对比分析也表明,对照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有亲缘关系品种。本研究结果为了解与铁观音或黄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为茶叶生产中的选种和引种提供了遗传多样性指导,同时为茶树的杂交育种与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丝瓜果实发育过程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伴随着明显的形态转变和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均影响着果实的采后寿命和品质.为阐明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中重要蛋白质的功能与调控作用,该研究以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TRAQ-LC-MS/MS)技术测定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三个时期(花后5天、花后15天、花后30天)蛋白的表达水平,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它们进行亚细胞定位、GO(gene onc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途径分析.共鉴定到差异蛋白709个,其中在丝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共同存在的差异蛋白有229个,上调蛋白有118个,下调蛋白由111个.亚细胞定位显示,差异蛋白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GO分析发现,四吡咯结合、过氧化物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血红素结合和抗氧化活性是差异蛋白5种主要的分子功能,过氧化氢代谢过程、应激反应和防御反应是差异蛋白3种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代谢途径分析显示,丝瓜果实发育过程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3个代谢途径,分别为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糖代谢和DNA复制途径,从中筛选出36个在丝瓜果实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目标差异蛋白.其中, PAL、C4H、4-CL、COMT和CAD可能是调控果实内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合成的5种关键蛋白.PAL、POD、PPO、CAT、APX 5种差异蛋白可能协同参与果实发育后期的酶促褐变.SS和α-AL可能在丝瓜果实蔗糖的累积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丝瓜的发育调控,进而指导丝瓜品种选育和生产栽培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丝瓜 果实发育 iTRAQ-LC-MS/MS 蛋白组学 蛋白功能


不同热解温度限氧制备的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畜禽粪便生物炭中的养分特征变化,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限氧控温法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350、450、550、650和750℃)的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含量,C含量、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的变化,并分析了C/N比值,原材料与炭化产品养分含量、及热解温度和生物炭养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C、N含量逐渐下降,灰分含量和P、K、Ca、Mg、Fe、Mn养分含量逐渐增加。高温热解虽增加畜禽粪便生物炭的养分总量和C/N比值,但也降低了各养分残留率。综合分析表明,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与原材料中的养分含量、热解温度密切相关,其中与热解温度相关性显著。因此,选择高C和高养分含量的畜禽粪便原材料是提升生物炭养分含量的基础,而适宜温度是保留生物炭较高养分残留率的关键。该研究中畜禽粪便适宜热解温度为450℃,该温度下各生物炭的养分残留率整体表现为牛粪>猪粪渣>鸡粪。


一株樱桃谷种鸭胚源鸭3型星状病毒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广西某种鸭场送检的入孵后死亡樱桃谷种鸭胚用血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为阴性.应用RT-PCR方法进行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鸭甲肝病毒等10种病毒的检测,结果仅鸭星状病毒(DAstV)为阳性.用鸭胚从阳性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GX1806株.对该毒株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GenBank发布的鸭3型星状病毒(DAstV-3)CPH毒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8%,与DAstV-1及DAstV-2毒株序列同源性在69%~72%之间,表明该批死亡樱桃谷种鸭胚存在DAstV-3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