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辽宁杂草稻亚种特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的研究
《辽宁农业科学 》 2008 CSCD
摘要:为了分析辽宁稻区杂草稻的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在田间栽培条件下,观察杂草稻的生长情况、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了杂草稻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杂草稻程氏指数总体呈连续变异,大部分为粳型和偏粳型,只有极少数为偏籼型或籼型,在亚种属性上并无明显分开的界限,但有偏向粳型的趋势。程氏指数采用的6个亚种特征性状之间并无较多必然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从总体上影响到杂草稻的亚种特性。杂草稻穗节长和穗长、株高、芒长都达到极显著关系,籽粒长宽比也和穗长、株高、芒长达到极显著关系,叶毛却和一枝数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程氏指数和抽穗期、穗长、株高等各项经济性状都没有达到显著关系。总体来说杂草稻是一种生物学多样性相当丰富可利用特异稻种遗传资源。


二元含Hg(Ⅱ)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Hg2++Pb2+、Hg2++Cd2+和Hg2++Cr6+等二元含Hg(Ⅱ)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Hg2+、Pb2+、Cd2+与Cr6+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3个含Hg2+二元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同,总体上Hg2+与Pb2+以协同作用为主,Hg2+与Cd2+为相加作用,而Hg2+与Cr6+以拮抗作用为主。从单因子作用效应的角度看,3个混合物中对发光细菌的毒性Hg2+大于另一重金属,即Hg2+为主因子。发光细菌法作为一种快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污染物毒性评价和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唑酮草酯的残留
《农药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C18固相萃取法(C18-SPE)和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GC-ECD)为检测手段,建立了水体中唑酮草酯的残留检测方法。通过对淋洗液体积、水样体积和水样pH值等条件的优化,确定水样体积500mL、pH7.0、淋洗液乙酸乙酯(3mL)为最佳固相萃取条件。该方法在0.1、0.5和2.0μg/L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1.45%~10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4%~1.5%,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应用该方法对两个环境样本(自来水和河水)进行检测,均未检出唑酮草酯的残留。对自来水和河水样本进行0.5μg/L的添加回收实验,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和79.9%,RSD分别为1.3%和8.0%,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唑酮草酯的残留检测。


Bt转基因抗虫甘蓝的研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子叶柄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IA(c)加上叶绿体转运肽RBCSsig.导人结球甘蓝栽培品种"夏光"的母本"103"中,共获得48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GUS染色和PCR扩增检测,选出5株阳性植株进行连续2代自交授粉结合GUS染色检测。获得了5个CryIA(c)基因纯合株系。RT-PCR证明CryIA(c)基因在5个株系中高表达。离体叶片抗虫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抗性较对照显著提高。大田种植试验发现,转基因株系在不施用杀虫剂的条件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长直至结球,而对照株系遭受虫害严重。


叶片氮浓度对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影响的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直接受到叶片含氮量的影响。该文通过不同定植期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建立了不同光温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适宜氮浓度的求算方程,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合不同光温条件的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关系的通用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定植期黄瓜叶片氮浓度对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模型对温室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差分别为0.83和1.56μmol·m-2·s-1。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温室黄瓜周年生产的氮素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关键词: 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 叶片氮浓度 光合有效辐射 温度


PEG-6000浓缩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PEG-6000浓缩圆环病毒2型的工艺,对PEG-6000浓度、浓缩时间和NaCl浓度进行了优化,最终参数分别为8%2、h和1%,最终沉淀效果分析表明不仅病毒沉降完全,而且沉淀杂蛋白含量低。


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性状不同的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11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行数、穗粗、籽粒深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行数、穗粗、籽粒深度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产量性状方面,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6、P2、P3和P1;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上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23、P36、P15、P46、P12和P13。


信息化合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信息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昆虫信息素和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昆虫寻找寄主、性行为、产卵及对天敌的引诱等行为过程的影响;同时,也阐述了性信息素、产卵忌避信息素、报警信息素、昆虫聚集素、它感作用物质、昆虫利它素及植物挥发物等在农业中的应用。


4种终末宿主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cox1和nad1基因的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牛源、绵羊源、绒山羊源和山羊源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以SDS-蛋白酶K法抽提其基因组DNA,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cox1)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1基因(nad1)并进行测序,应用Chromas和DNAStar软件分析扩增产物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大庆地区4种终末宿主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cox1基因均为1 125 bp,nad1基因均为518 bp;且其线粒体基因存在差异,cox1的同源性为99.0%~99.7%,nad1的同源性为98.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