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减氮条件下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特征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通过品种改良实现在减少施氮的条件下维持水稻高产的可行性,明确减氮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较当地高产高效栽培减氮三分之一(施氮量120 kg·hm-2)的条件下,以粤晶丝苗2号为对照,分析了晶两优华占、盛泰优722、丰田优553、五优308、粤晶丝苗2号、4HD005、川优丝苗、恒丰优7011、国优9113、云氮4号、9311A/R672、荃香优6号、华润2号、五山丝苗、天优华占、深优513、两优336、春两优油占、盛泰优018、聚两优751共2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分蘖动态、物质生产、源库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1),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4.99~7.18 t·hm-2和6.22~7.73 t·hm-2;产量较对照高10%以上的品种为2015年的晶两优华占、盛泰优722、丰田优553、五优308、恒丰优7011、国优9113、9311A/R672和荃香优6号,以及2016年的晶两优华占、盛泰优722、丰田优553、天优华占、深优513和聚两优751,其中晶两优华占(两年)、国优9113、荃香优6号、深优513和聚两优751的产量均超过7.00 t·hm-2,且较对照高20%以上,表明通过品种改良实现减氮高产是可行的.在减氮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总生物量、库容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产量构成因子、单位面积茎蘖数、不同阶段物质积累量及叶源大小均无显著相关性.减氮条件下,高产水稻品种的总吸氮量不高,但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表明生物量大、库容量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高是减氮高产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本研究结果为减氮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2.56±0.12) g的花鲈60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300、400、500和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生长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组血清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以及700 mg/kg组血清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500和700 m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各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 <0. 05)。4)与对照组相比,300和400 mg/kg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100、400、500和700 mg/kg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100和700 mg/kg组肝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组肝脏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提高花鲈血清和肝脏一些抗氧化指标,但对于部分抗氧化指标和肝脏炎症因子指标却呈负面影响。因此,在本试验基础饲料条件下,花鲈饲料中应当慎重添加谷胱甘肽。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花鲈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提取物对黄羽肉鸡器官指数、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柑橘提取物对黄羽肉鸡器官指数、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40只28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柑橘提取物和10 mg/kg杆菌肽锌的饲粮。试验期35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2只鸡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肉鸡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分别提高了56.25%和21.15%(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脾脏指数提高了56.25%(P <0.05)。2)与对照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肉鸡腿肌率和胸肌率分别提高了16.40%和21.18%(P<0.05),抗生素组肉鸡胸肌率提高了19.48%(P<0.05)。3)与对照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肉鸡屠宰后45 min胸肌肉色的红度(a~*)值提高了11.21%(P<0.05),亮度(L~*)值和黄度(b~*)值分别降低了3.87%和18.95%(P<0.05),抗生素组肉鸡屠宰后45 min胸肌肉色的b~*值降低了16.77%(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肉鸡屠宰后45 min胸肌肉色的L~*值降低了3.74%(P<0.05)。4)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肉鸡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15.57%和32.03%(P<0.01)。由此可见,柑橘提取物具有提高肉鸡器官指数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和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且其改善效果优于杆菌肽锌。
关键词: 肉鸡 柑橘提取物 器官指数 屠宰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特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 MS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试不同离体培养条件下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PB)中形成能力最强;添加1%蛋白胨之后,生物被膜形成的生物量最大,随着浓度添加到4%,生物量降低;在提供大量营养的培养体系(198μL YPB+2μL菌液)中,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显著高于其他培养体系;培养24 h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最大,之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指数生长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优于平台期细菌;在初始菌密度10~2~10~8 CFU/mL范围内,不同密度对24 h生物被膜形成量无显著差异;32℃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其余温度试验组;pH 6~8时,细菌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其他pH试验组。因此,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能形成稳固而清晰的生物被膜,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6个参试新品种在熟期、株型、抗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粤彩糯2号。其中,2019年春造6个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9%、30.26%、15.09、6.14%、18.1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9号及京科糯928等品种的蒸煮品质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6个参试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均表现出早熟、矮壮、多抗、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阳春市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花瓣GASA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非洲菊(Gerbera hybrida)‘深圳5号’舌状花花瓣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的方法获得3个新的GASA基因家族成员cDNA全序列,分别命名为GEG2、GEG3和GEG4(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C620442、KC620443和KC620444)。分析了至此已发现的非洲菊GASA类5个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1)5个基因均非花器官特异性表达;(2)GEG2、GEG4和PRGL仅在发育早期花瓣中表达,GEG在发育晚期花瓣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GEG3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均表达,且表达水平差异不大;(3)GEG3和PRGL表达受GA3上调,受ABA下调,GEG、GEG2和GEG4对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差异明显,暗示5个GhGASA基因可能参与多个激素调控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秋宝芥蓝’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中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片近圆形,叶长16.0 cm,叶宽15.7 cm,菜薹长19.8 cm,薹粗1.8~2.0 cm,单薹质量100~120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9—11月下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为验证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在广东省清远市开展了纳米农药制剂组合与对照农药组合及常规农药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药后3、7、14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90%、97.45%和99.31%,明显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对照药剂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的效果;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3.27%,明显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对照药剂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的效果。在水稻破口期,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药后3、7、14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97%、99.52%和98.06%,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对照药剂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的效果;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3.35%,明显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的效果。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纳米农药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避雨栽培对金苹芒芒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耐贮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用于芒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金苹芒进行全程避雨栽培,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种栽培模式对该品种两性花率、座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保鲜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新品种金苹芒的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紫花芒,而还原糖、总酸、可滴定酸、粗纤维含量均低于紫花芒。金苹芒的两性花数、挂果数、座果率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均比紫花芒低。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608 kg,第3年788 kg、第4年1 280 kg,平均每667 m~2分别比露地栽培和紫花芒增产348.27 kg和72.67 kg、增收5 224.05元和5 186.7元,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苹芒果实总糖含量112 g/kg,还原糖25.8 g/kg,蔗糖85.5 g/kg,总酸4.17 g/kg,可滴定酸4.16 g/kg,可溶性固形物17.9%,维生素C 23.4 g/kg,粗纤维含量0.2%;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而还原糖、总酸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采用外赤内黑的专用双层果袋效果最佳;40%百可得和50%万利得混配成1 000倍液的保鲜效果最佳。【结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芒果种植区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