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羊茅新品系抗旱耐热性评价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11个高羊茅新品系为试材,以"上农"、"Fawn"为对照,研究比较了在自然高温干旱胁迫过程中不同品系的高羊茅植株的枯黄率和死亡率,测定分析了各品种的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变化,对各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胁迫环境下,各品系、对照在枯黄率和死亡率方面差异显著,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含量较正常生长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较正常生长条件下有所积累。经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新品系及对照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I112">"J168">"F113">"D78">"J172">"D73">"B166">"D76">"上农">"B29">"B169">"J174">"Fawn"。该试验研究结果将为选育抗旱型高羊茅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优质、高产黄籽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43A与F23R为亲本组配育成了杂交油菜新组合盛杂油10号(区试代号H4233)。该组合在2009—2011年的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172.87kg/667m2和70.19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和沣油520)平均增产9.0%和6.0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78kg/667m2,比沣油520(CK)增产8.27%;全生育期217.1d,比对照晚3d;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苷和含油量分别为0.05%、22.27μmol/g饼和39.97%,于2012年5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盛杂油10号。
关键词: 双低隐性核不育系 杂交油菜 盛杂油10号 品种选育


大白菜春季播种期试验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结球大白菜春季不同播种期的试验,并进行反季节栽培,以探索大白菜春季播种的适宜时期。结果表明,结球大白菜春季播种的安全播种期应在3月上中旬以后,并以3月15日播种为最佳适宜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商品性。


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hly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扩增的阳性条带约为600 bp,特异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4 ng/L,而非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黄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23份大鲵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PCR方法检测结果与细菌学和生化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7.6%,表明该PCR方法能够对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样品进行快捷、灵敏、准确的检测。


玉米群体Suwanl改良M017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Suwanl/Mol7改良系,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从玉米Suwanl/Mol7的改良系中随机抽取14个材料和M017与代表我国玉米4大骨干系的黄c、丹340、黄早四和78599组配60个杂交组合,并进行组合鉴定.结果表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lO个农艺性状除出籽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性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所选用的材料看,用来源于Suwanl群体的S37与S611改良M017的效果比较好,用QB48改良M017的效果最差.同时用Suwanl/Mol7改良系与M017在农艺性状上进行比较,通过Suwanl改良M017,在叶数变化上差异不显著;而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百粒重和自身产量变化较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穗位高显著下降,穗粗、穗行数和粒重都显著增加.QB478-1稳粗、穗行数、粒重和小区产量分别比M017增加5%、15.7%、18%和50%.


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性研究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但其作用位点单一,杂草对其易产生抗药性。在贵州,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应用至少有20年以上历史,为明确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指导农户合理用药,课题组采集贵州不同地区稻田杂草眼子菜鳞茎,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的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对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的防效较好,其鲜重防效在81%以上;所采样田块中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IR值在1.00~7.53之间,对吡嘧磺隆的IR值在1.00~10.67之间。表明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水平不高,但部分田块已开始出现抗药性生态型眼子菜,且眼子菜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两种药剂间存在着交互抗药性。


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贵州大树茶(Camellia theaL.)儿茶素组分含量、品质及酯型儿茶素比例等问题,以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平均数差异性分析对各资源的6项儿茶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及‘福鼎大白茶’的酯型儿茶素比例(EGCG、ECG、GCG)依次为81.55%、41.10%、83.13%、77.03%、82.85%,儿茶素品质指数依次为5.39、19.79、7.84、5.25、6.65。当欧式距离阀值为0.9~3.2时,兴义大树茶资源与‘福鼎大白茶’较为相似,安顺与黔西南的大树茶资源较为相似。
关键词: 大树茶 儿茶素组分 ‘福鼎大白茶’ 品质指数 聚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