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分子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植株常用分子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转基因植株 分子检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方火龙果芽变种质DNA指纹图谱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构建火龙果芽变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揭示种质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贵州近几年选育的一些优良火龙果种质为试材,采用ISSR标记技术和NTSYS 2.01软件对这些新种质及其原始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筛选出的52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64个清晰、重复性好的标记,其中215个(60%)为多态性标记。M08、845和881等3个引物扩增出的标记能将22份种质区分开来。采用NTSYS 2.01软件计算,供试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70~0.96,平均0.81,其中红肉种质间平均值为0.82,白肉为0.89。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9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11类,其中7份分别各自聚类(红肉占86%)。【结论】火龙果体细胞变异率较高,且红肉品种高于白肉品种,通过芽变选种能有效地实现遗传改良。

关键词: 火龙果 贵州 ISSR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溪灰萝卜在黔西北高寒山区的适应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花溪灰萝卜在贵州西北部高寒山区的适应情况,于2010—2012年在赫章县珠市乡开展花溪灰萝卜的适应性研究,试验采用灰萝卜与玉米套种的方式(2行玉米2行花溪灰萝卜)种植,进行生育期、产草量的测定并观测生长、抗性和病虫害情况。结果表明:7月上中旬播种的灰萝卜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均比8月下旬播种的高;品种中产量最高的为花溪灰萝卜,鲜草产量为113 790.75 kg/hm2,种子产量为3 454.05 kg/hm2。说明在黔西北高寒山区种植花溪灰萝卜的最佳时间是7月上中旬;花溪灰萝卜因其生育期较短,有利于茬口衔接,是黔西北山区冬闲田土季节性种草养畜的理想草种。

关键词: 花溪灰萝卜 黔西北 高寒山区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营养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稻米是能量及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为提高稻米营养品质,综述了遗传性状、环境因素、栽培措施等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并介绍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水稻 营养品质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壳恢复系黔恢915及组合奇优915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麻壳中间材料00F263与明恢86杂交,经多代系选与测交筛选,育成了麻壳恢复系黔恢915。黔恢915与不育系G98A配组组合奇优915,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黔恢915 奇优915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系)问遗传距离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探讨了半正定阵和不定阵用于计算品种(系)间遗传距离的可行性,以及在试验中如何避免计算产生零、负特征根,保证以正定实对称矩阵进入计算的问题;同时,阐明了表一主一遗一欧法(PGD法)的优越性.经理论和实用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半正定阵或不定阵可用于计算品种(系)间遗传距离;在计算品种(系)间距离时,应具有较大样本,并且宜采用较少和非高度线性相关的性状;PGD法由于考虑了各性状的遗传力,计算的遗传距离能真实地反映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遗传距离 线性相关 半正定阵 不定阵 大样本 玉米 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星瓢虫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与七星瓢虫抗药性的关系,对用吡虫啉处理的七星瓢虫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2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体内的羧酸酯酶酶源蛋白含量稍高于敏感品系,比值为1.085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1.0219,无显著差异;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酶源蛋白含量与敏感品系的比值为1.2314,无显著差异,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比值为0.7693,差异不显著。说明,七星瓢虫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其羧酸酯酶的量有显著增加,羧酸酯酶可能参与七星瓢虫抗性的产生;而抗性七星瓢虫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无明显的变化,酶源蛋白量的变化不显著,初步推断,这可能与七星瓢虫抗性的产生无关。

关键词: 七星瓢虫 羧酸酯酶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吡虫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耦合性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于2006年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的同时,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因此认为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在时间上是耦合的。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 阶段耦合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方品种肉牛遗传资源特点及研究利用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沛,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关岭牛、威宁牛、务川黑牛、黎平牛、思南牛(属巫陵牛)5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牛品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工选择条件下,贵州地方牛品种均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短小精悍、善于爬山、耐粗、耐劳等优良特性[1-2]。1贵州地方品种肉牛产区及产区自然生态条件1.1关岭牛1.1.1产区关岭牛产于贵州省西南部,中心产区位于关岭县。产区分布于18个县,分别为黔中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茶树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以开花期福鼎大白茶花为材料,研究自然摊晾阴干、恒温箱烘干、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蒸汽杀青+恒温箱烘干、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和微波杀青+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6种加工方法对其制品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部分加工工艺对含水率、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达极显著;咖啡碱含量除自然摊晾阴干法对其影响达极显著外,其余加工方法的影响均不显著;自然摊晾阴干和恒温箱烘干对总灰分含量的影响与其余加工方法的差异达极显著。②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和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制作的茶树干花感观品质最好,但圆斗茶叶烘干机烘干法不能保持茶树花的花形完整性,制作茶树花茶以微波杀青+恒温箱烘干法较好。

关键词: 茶树花 加工工艺 生化成分 感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