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锋优308
《杂交水稻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锋优308是用迟熟恢复系贵恢308与三系迟熟不育系锋68A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剑河钩藤种子育苗不同处理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浸泡处理对剑河钩藤种子育苗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水、赤霉素溶液和草木灰上清液对剑河钩藤种子及进行24 h浸泡处理,观察培育出的种苗的生长状况。[结果]以浓度1∶12 000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的剑河钩藤种子培育出的种苗生长效果最好;用清水浸泡种子24 h培育的种苗效果次于赤霉素溶液;以草木灰清液浸泡24 h的种子培育的种苗生长效果最差。[结论]试验研究了不同浸泡处理对剑河钩藤种子育苗的影响,为剑河钩藤种子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日粮中添加紫茎泽兰脱毒草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猪日粮中添加紫茎泽兰脱毒草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在猪日粮中添加10%~20%紫茎泽兰脱毒草粉替代麦麸,连续饲喂猪90 d,猪屠宰后对鲜猪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紫茎泽兰脱毒草粉替代混合饲料中的麦麸饲喂猪,生产的猪肉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标准(NY/T843—2009鲜畜肉)的要求。说明在猪日粮中添加紫茎泽兰脱毒草粉替代部分能量饲料饲喂猪对猪肉品质无影响。


无花果优新品种的引种鉴选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无花果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2009年从山东引进7个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在黔中地区均能正常结实,各品种外形较好,色泽艳丽,口感好、风味浓、品质极佳,其中A212、A132和布兰瑞克3个品种平均单果重>50g,种植第3年A212、布兰瑞克和A132单株产量较高,分别达6.6kg、6.3kg和5.9kg。A212、A132和布兰瑞克可在黔中地区推广种植。


6种杀菌剂对3种禾草病害的防治研究
《草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用于禾草病害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本试验选用6种常见的杀菌剂对3种禾草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菌灵对褐斑病菌和炭疽病菌的EC50值分别是0.492 4,0.446 6mg/L,多菌灵对禾草云斑病菌的EC50值是0.413 0 mg/L,其抑制作用最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0%苯菌灵WP(750 g/hm2)防治禾草褐斑病和禾草炭疽病、25%多菌灵WP(750 g/hm2)防治禾草云斑病有各自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是75.40%,72.06%和76.97%。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现一致,且6种供试药剂防治3种禾草病害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关键词: 杀菌剂 褐斑病 炭疽病 禾草云斑病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贵州地区紫苏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紫苏叶色性状的差异及成因,收集并种植贵州地方栽培及野生紫苏资源53份,调查苗期叶片颜色性状,并测定其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有面绿背紫、全绿、全红(紫)等多种性状。全红(紫)紫苏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较低;绿色紫苏则相反。不同紫苏材料间,花青素含量差异最高可达到60倍,叶绿素含量差异最高在3倍左右。但是,其中有2个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及花青素含量。叶片中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差异,导致贵州地方紫苏资源叶色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该工作为紫苏资源研究打下基础。


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定株观察与随机取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生长发育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白及3月份出苗,4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植株生长的旺盛期,8月下旬植株进入倒苗期,直到10月植株完全倒苗,倒苗后块茎不再生长,所以白及适宜在倒苗前后采挖。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为开展白及人工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 生长发育 特性


复合保鲜剂对马铃薯商品薯的保鲜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用费乌瑞它和会-2为试验材料,研究马铃薯商品薯使用复合保鲜剂后贮藏120 d对马铃薯商品薯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可有效地延长马铃薯商品薯的休眠期,降低其质量损失和腐烂率。抑芽率达100%。


《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载文被引文献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贵州农业科学》的研究、发展及编辑组稿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刊载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32年中《贵州农业科学》共计刊发论文7 526篇,其中被引用论文4 325篇,被引率为57.5%;总下载频次为277 974次,总被引频次17 929次,总被引频次率为4.145;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研究及试验、农作物等9个方面,共计占88.53%;被引论文的频次以1~20次为主,占总被引论文的98.27%;被引论文的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研究所;被引用的项目论文达2 170篇,占被引总论文的50.17%;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篇被引论文大多是当时的研究热点综述论文。结论:经过40年的发展,《贵州农业科学》已产生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作者群,为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贵州农业科学》 被引率 总下载频次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