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瓜新品种"黄冠2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黄冠2号"是由自交系332和自交系207配制而成的油亮型旱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植株长势较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春季雌花节率50%以上.瓜长约19 cm,皮色浅绿、油亮,白刺稀少,果肉浅绿,商品性好.商品瓜中维生素C含量15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6%,干物质含量4.08/%.每667 m2产量约4 000 kg.适宜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黄瓜;黄冠2号;保护地栽培;杂交一代


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建议
《新农民 》 2021
摘要:面对人口的压力,粮食的产量至关重要。但水稻纹枯 病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水稻 纹枯病进行了分析,根据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 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黑土富里酸荧光光谱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富里酸(F A)是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腐殖化过程中的中间物质,其结构特性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土壤培肥、秸秆资源利用、减少无机肥施用的有效措施.为探讨黑龙江省黑土区秸秆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对土壤FA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25%(NPKM1)、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50%(NPKM2)、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75%(NPKM3)及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100%(NPKM4)6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和FA含量.利用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数(BIX)表征土壤FA的来源,腐殖化指数(HIX)指示土壤的腐殖化程度.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土壤FA的荧光组分及最大荧光强度(Fmax),并利用冗余分析(RDA)探讨荧光强度、土壤有机碳和试验处理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与N 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SOC和土壤FA含量,其中对NPKM2处理影响最大,SOC含量提高8.06%,土壤FA含量提高13.84%.土壤FA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FI>1.4,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9个大豆GmGeBP基因,并对基因及蛋白结构和性质、染色体分布、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9个GmGeBP基因分布在大豆的7条染色体上,它们所编码的肽链长度在353~448个氨基酸之间,等电点范围处在4.65~9.08之间;9个GmGeBP蛋白序列中均含有1个DUF573基序;9个GmGeBP蛋白含有不同数量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且它们均定位于细胞核中;9个GmGeBP蛋白和18个拟南芥AtGeBP蛋白可分为5个进化枝。以上结果为系统研究GmGeBP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无表皮毛增强子结合蛋白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豆玉米轮作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现代化农业 》 2021
摘要:该研究于2016~2020年开展大豆-玉米-玉米-大豆-玉米的轮作方式,采用玉米秸秆深翻还田(25~30cm),玉米秸秆粉碎-打茬-深翻-耙茬、大豆茬采用深松整地的耕作方式。设置8种施肥处理,通过对大豆及玉米不同生育期性状及产量调查,探讨黑龙江省大豆在轮作模式下如何减少化肥用量、优化资源配置,为大豆增产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测绘技术在水域滩涂规划中的应用
《黑龙江水产 》 2021
摘要:作为特殊的地理资源,水域滩涂一直在国家土地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应用传统技术的测量手段和规划难度很大。文章综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域滩涂资源规划中的优势及应用,对水域滩涂的环境特征、发展现状和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规划的基本手段和原理。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提取及规划的基础上,介绍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遥感技术手段,为水域滩涂资源规划和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对策。


秸秆全量还田联合作业机主传动机构的优化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1
摘要:随着保护性耕作、秸秆禁烧等政策的深入落实,秸秆全量还田联合作业机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受作业环境复杂、技术不成熟、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秸秆全量还田机作业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而大部分问题是来自主传动机构。针对秸秆全量还田联合作业机主传动机构进行优化,力求制造出结构稳定、作业效率高、散热好、便于维修、符合噪音标准的主传动机构。


玉米自交系合选25的丝黑穗病接种抗性试验
《现代化农业 》 2021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基本上等同于损失率。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新品种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利用玉米自交系合选25对3种接菌措施下7种接种浓度进行致病率研究。结果表明:合选25表现为中抗,播种前现拌菌土浓度为10‰时,致病效果最好。


一种防治南瓜白粉病和蔓枯病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南瓜无公害生产,本研究以天然成分为主要原料,将瑞香狼毒的提取物、花椒提取液和蛇床子素按照体积比为1.5∶3.0∶10.0混合用于防治南瓜白粉病和蔓枯病。结果表明:研制的复配植物源药剂对南瓜白粉菌和蔓枯菌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并且上述混合物与多抗霉素按照体积比10∶1混配后,计算所得增效系数值均大于1,表现为增效作用。本试验研制的植物源农药将来可以开发用于籽用南瓜绿色生产中替代化学农药进行病害防治。


一种有机肥翻堆机的设计
《现代化农业 》 2021
摘要:为解决现有的单一翻堆机适用范围小,同时只能固定翻动一个水平面的肥料,工作效率低,翻拌深度小等问题,设计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翻堆机,适用范围广,翻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控制方便,实用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