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艳 1 ; 白杨 1 ; 魏丹 1 ; 王伟 2 ; 李玉梅 2 ; 薛红 3 ; 胡钰 1 ; 蔡姗姗 4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4.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黑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富里酸;三维荧光光谱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1 年 41 卷 011 期
页码: 3518-352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富里酸(F A)是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腐殖化过程中的中间物质,其结构特性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土壤培肥、秸秆资源利用、减少无机肥施用的有效措施.为探讨黑龙江省黑土区秸秆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对土壤FA的影响,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25%(NPKM1)、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50%(NPKM2)、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75%(NPKM3)及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100%(NPKM4)6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和FA含量.利用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数(BIX)表征土壤FA的来源,腐殖化指数(HIX)指示土壤的腐殖化程度.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土壤FA的荧光组分及最大荧光强度(Fmax),并利用冗余分析(RDA)探讨荧光强度、土壤有机碳和试验处理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与N 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SOC和土壤FA含量,其中对NPKM2处理影响最大,SOC含量提高8.06%,土壤FA含量提高13.84%.土壤FA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FI>1.4,0.8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大豆新品种克豆5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薛红;董全中;杨兴勇;张明明;李微微;张勇;宋欢;秦猛
关键词:大豆;克豆59;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
-
叶面喷施硒镁营养液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峥宇;时妍;王译阳;刘沣漫;王根林;李玉梅
关键词:有机硒;镁;稻米品质
-
食用菌菌渣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主菌株产酶环境优化
作者:孟祥海;王佰成;张星哲;杨冰;李玉梅;王延锋;王金贺;王希明
关键词:食用菌;废弃菌渣;纤维素降解菌;筛选;产酶条件
-
温室微气候模拟与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金梁;魏丹;殷大伟;邹国元;张亦涛;丁建莉;王磊;李艳;左强;申慧波;王宇先;王俊强;孙磊;王伟;梁丽娜;孙鑫;王文
关键词:微气候模型;温室作物模型;预测;植物生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