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应用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谷子光敏雄性不育材料“6 83”为不育源 ,选育出 4个新光敏不育系SMPA1~SMPA4 ,与“6 83”相比 ,其农艺性状有明显改善 ,且SMPA2、SMPA3的抽穗期接近本生态区品种类型 ,便于利用 ;光敏不育特性的遗传特点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测配 ,筛选出铁谷 1号、98 391等一批光敏不育恢复系 ,以及以SMPA1~SMPA4为不育系初步选出了SMPA1× 98 391等 3个强优组合。


忻州地区玉米施钾效果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忻州地区玉米施钾效应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明显促进玉米产量构成性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每公顷施用K2O100kg,可基本维持土壤钾素肥力。


一种新型FA抗蒸腾剂对春玉米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在春玉米抽雄前 10d(A)、灌浆期 (B)和抽雄前 10d +灌浆期 (C)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 ,研究其对春玉米的生理调节作用 ,喷施浓度为 0 .5、1.0、1.5和 2 .0ml·L-1。结果表明 ,喷施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 ,有利于减轻干旱胁迫。新型FA抗蒸腾剂可以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强度 ,起到促进玉米生长和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除硝酸还原酶活性外 ,其它各指标在喷 2次后有累加作用。春玉米施用新型FA抗蒸腾剂后的增产幅度为 5 .37%~ 2 9.5 8% ,施用的适宜浓度为 1.5ml·L-1,适宜喷施期为抽雄前 10d +灌浆期 (C)。
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对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中常用的 4 0份骨干亲本进行 4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 ,其中感病品种 30份 ,黄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病品系 2份 ,黑粒抗源 6份。结果表明 :品种间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 ;抗性的主要差异首先出现在抗性和非抗性品种之间 ,其次出现在非抗性品种内 ;抗源材料的抗性非常稳定 ;亲本对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呈连续性变化 ,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抗性愈强的品种抗性愈稳定 ,抗性愈弱的品种抗性愈易受环境的影响。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广义遗传力约为 5 3.9%。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03 CSCD
摘要: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T及cDNA作图和FISH技术 ,加速了高粱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的构建。高粱基因测序、基因功能鉴定和克隆 ,以及遗传转化 ,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粱特有的多种适应逆境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