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501和C111。轰击后的幼胚转至附加Bialaphos浓度为10mg/L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筛选3轮,每轮3周。得到的抗性愈伤组织在不含Bialaphos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绿苗分化,501获得了20株转化再生植株,C111获得了10株转化再生植株,PCR鉴定结果表明Bt基因已整合到玉米自交系501和C111的基因组中。

关键词: 玉米优良自交系 基因枪 B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莱田土壤养分状况及主要蔬菜的平衡施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山西省10个市60多个县(市)的7333hm^2菜田耕层取土样1086个,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效B,Mn,Mo,Zn,Fe,Cu等养分含量;开展了不同肥力菜田主要蔬菜的平衡施肥试验共120余次;提出了山西省5种主要蔬菜在不同肥力菜田上的推荐施肥量.

关键词: 菜田土壤 蔬菜 平衡施肥 土壤养分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晋单45的选育及综合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动力2003在玉米及甜瓜上的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植物动力2003(PP2003)在玉米及甜瓜上的使用时间、剂量及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在苗期3叶展和拔节期叶面喷施PP2003,能提高玉米单株产量,增加千粒重,较CK(喷等量清水)增产8.7%~12.1%,投入产出比为1∶3.5;甜瓜在苗期2~3叶展和开花前期叶面喷施PP2003,能提高单株产量,甜度也略有增加,较CK增产4.0%~13.1%,投入产出比为1∶5.1;t测验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植物动力2003 玉米 甜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河北坝上丰宁县土壤风蚀沙化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CSCD

摘要: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和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农牧交错带东南边缘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 ,对农牧交错带河北坝上丰宁县土壤风蚀沙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影响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率和冬季 1月平均气温 ,其次是耕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和夏秋 8、9月的降水量。综合来看影响该区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居次要地位。在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农业生产必须依据冬季平均气温和夏秋降水量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以减轻土壤风蚀沙化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丰宁县 农牧交错带 土壤风蚀沙化 灰色关联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玉米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1998~2001年国审品种品质现状分析和比较,初步探明我国近年来普通玉米的个别品质性状有所改善。综合平均来看,淀粉含量在逐年提高,而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逐步提高,赖氨酸含量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普通玉米品质的几点建议,以供育种者参考。

关键词: 普通玉米 品质现状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矮秆种质的矮化作用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几个冬小麦矮秆种质材料作父本时的矮化作用进行了研究评价,并对杂种一代的子粒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鉴定出陕160、西北矮个子和临5064/烟农15三种类型的优异矮秆种质,提出了这些优异种质的利用设想,同时提供了一种优异种质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种质 矮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玉米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双亲生育期间隔长短与F1穗粒重的关系以及穗部性状亲子相关。结果表明:穗粒重、穗重的杂种优势最大,其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为最小。F1穗粒重杂种优势与双亲生育期间隔长短无关。杂交种穗粗、穗行数与母本穗粗、穗行数以及中亲值呈正相关,杂交种千粒重与中亲值呈正相关。

关键词: 穗部性状 杂种优势 亲子相关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和SSR基因型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晋豆 2 3为母本 ,灰布支黑豆为父本 ,用“单粒混传”法构建了一个含有 4 74个家系的F10代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2 0 0 2年本研究组对F8代RIL群体Jinf进行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构成及抗逆性等 2 9个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研究。所有观察性状在RIL群体Jinf中均表现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绝大部分性状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 ,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 ,表明这些观察性状大都为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从表型分析初步认为各家系内部趋于纯合。本研究进一步选取了能覆盖大豆基因组的 35 5对SSR引物对RIL群体Jinf进行SSR分析 ,2 12对SSR在亲本中表现有多态性 ,多态率为5 9 72 %。 2 12对引物获得 2 13个座位用来评估大豆群体的遗传结构 ,各座位在群体中的多态性指数趋向于 0 5 ,在 0 375 - 0 5 0 0范围内波动。 16 0个SSR座位 (75 12 % )在群体中呈 1∶1的分离比 ,5 3个SSR座位 (2 4 88% )在群体中偏分离 ,SSR座位的杂异率在 0 - 9 32 %之间。分析还表明 111个家系(94 0 7% )趋于纯合 ,其中 31个家系 (2 6 2 7% )完全纯合 ,而有 7个家系的杂合率在 15 31- 42 72 %之间。分析表明大豆RIL群体Jinf的各个家系的基因型组成父本灰布支的贡献率为 5 1% ,初步表明双亲对子代的遗传贡献基本上是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L) 重组自交系(RIL) 微卫星(SSR) 农艺性状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节水型小麦新品种晋麦70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麦70(原名太原6211)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育成的抗旱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过程 1989年以远929为母本,本室系选的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其中远929为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与普通小麦杂交的后代,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