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效唑喷施及涂干加环割对抑制苹果幼旺树的试验
《西北园艺 》 1994
摘要:青海省新建苹果园约7万余亩,其中大都是乔化砧密植幼树,树冠高大郁闭,适龄不结果。为使其尽快成花结果,达到早果早丰产的目的。探索用多效唑喷施和涂干加环割等方法抑制苹果幼旺树的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进而增加产量。总结喷施和涂干的适宜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温网室系统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应用温网室研究方法,对青海省4类主要农田土壤黑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和灰钙土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能较好地评价各类土壤养分状况并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及其缺乏幅度。
关键词: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温网室研究


青海温暖灌区饲草饲料间套复种模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1994
摘要:青海温暖灌区饲草饲料间套复种模式姚子纯,曾光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16)东部农区是全省的粮油主产地,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而饲料作物所占比例甚微,三者分别为84.8%、14%和1.2%。由于种植业结构失调,饲草饲料...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表型性状分析与类型划分
《青海农林科技 》 1994
摘要:东峡林区中国沙棘天然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有较大程度的变异,通过样方调查,统计分析,其中叶片密度、百果重、种子千粒重三个表型性状存在有分化的趋势。依据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和其变异频数分布情况,并针对百果重作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并进行了种质资源类型的划分,为东峡林区中国沙棘采种基地建设和林区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y──百果重,x_1──叶长,x_2──叶宽,x_3──叶片密度。从上述方程拟合状态来看,果实大小与单叶的叶面积呈正比,与叶片密度呈反比。对此方程进行适合性检验证明,通过叶的特征可以较好地反映本区中国沙棘百果重的状况,但对变异幅度较大,处于两侧临界状态的拟合差较大。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果实大小和叶片密度与叶片大小有此现象。叶片密度小,叶片大的植株呈现为松散、稀疏状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处于沟衡水平,果实较大;反之,叶片密度较大,叶片细小的植株,整个植株呈现紧密、严实的状态,营养生长相对旺盛,果实较小。5东峡林区中国沙棘种质资源类型划分由于本区中国沙棘性状存在有较大幅度的变异,以及部分性状存在的分化趋势,这样就有划分类型的可能和必要,对了解现有资源状况和今后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选用变异幅度较大,表现比较明?
关键词: 中国沙棘,表型性状,种质资源类型


青海野生蕨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意见
《青海农林科技 》 1994
摘要:蕨菜,青海东部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区林缘、林中空地和荒山荒坡地段均有分布,资源面积大,贮藏量丰富。食用部位为嫩叶,具有独特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青海主要野生食用蔬菜之一,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合理开发利用蕨菜资源,要加强保护,控制采集量,有计划地实行轮区采集;严格掌握采集季节和技术,达到野生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加工技术,广辟销售渠道,以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蕨菜,嫩叶,采集,盐渍加工


在CSYS系统中利用欧氏距离确定权重的方法初探
《青海农林科技 》 1994
摘要:作物生产管理中,不同的目标对同一措施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本文从春小麦生产管理优化决策系统(CSYS)的计算机建模实践出发,针对不同产量指标与各项栽培措施的相关性,在最终给出多目标函数模型优化结果合成过程中,利用欧氏距离协调目标及其相应措施的权重,再采用加权的方法对同一措施的不同要求值进行综合协调,最后得出一个多目标综合优化措施组合的结果。这种方法不仅利于计算机编程处理,而且可为决策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春小麦生产,决策系统,目标,措施,权重


高寒山区优质油菜高产栽培试验
《作物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高寒山区优质油菜高产栽培试验杨明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局,443513)杨林清,李靖(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油菜研究室)(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农牧站)经历年实践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秋播油菜一般不能正常成熟,即使能够结实,其...


青海东部浅山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初步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4
摘要: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浅山5种作物下和歇地土壤水分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作物收获后土壤水分遗留量除受当年降水影响外,主要与各类作物熟期早晚和根系强弱有关。含水量>20%的土层既深又厚是歇地贮水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 浅山旱地,农田土壤水分,作物,歇地


青海乐都集流抗旱造林及集流效果观测的初步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 1994
摘要:本文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提出解决青海东部浅山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一种新途经,发展径流林业,即集流造林,充分利用降水,减少无效降水,在坡面采用乳化沥青,泥草抹光,铲平压实等防渗措施,汇集径流,其效果明显,它们之间与降水量降水强度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在实际造林试验中,在0一100cm土壤里水分含量均超过10%以上,为青海浅山干旱区造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集流,集流效率,土壤含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