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青海高原立体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青海高原立体农业发展过程、现状及其特点,评价青海河湟温暖灌区发展立体农业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系统总结分析了5大类型13种主要高原立体农业模式及其栽培技术要点和效益,并根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提出发展青海高原立体农业的对策,得出在河湟温暖灌区发展青海高原立体农业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关键词: 模式,发展对策,立体农业,青海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种西洋参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原产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西洋参引入青海高原后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本文根据五年引种成果,总结了西洋参在高原地区在物候与气温,土壤类型及其含水量,光照强度和透光度等主要生态因子的适生指标。为西洋参在青海高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洋参,引种,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青海复份种质库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经长期收集整理,现已有30余万份,居世界第一位.为使这些资源能够长期妥善的保存,先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内建成了国家Ⅰ号种质库和国家Ⅱ号种质库.其中国家Ⅱ号种质库为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种质库之一,它集中保存了我国所收集到的全部种质资源.

关键词: 种质库 作物品种 种质资源 保存 中国农业科学院 青海 收集 国家 北京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几类主要耕作土壤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青海省几类主要耕作土壤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庞宁菊,洪世奇,朱胤椿(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我省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全省东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依海拔从高到低分布,其主要耕作土壤类型有黑钙土、栗钙土和灰钙土,它们占主导地位的成土母质均为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兴办经济实体难点和对策的几点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兴办经济实体难点和对策的几点思考马生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开发总公司西宁810016)农业科研单位经费困扰所带来的矛盾、困难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要求科,研单位兴办企业型经济实体,事业费由国家拨给逐步过渡为事业费自给的精神,毫无置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春小麦高产研究发展综述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本文对我省高产历史作了不成熟的阶段性回顾,综合地分析了我省高产研究的发展进程,初步认为,可概括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传统经验技术总结阶段;2.经验技术规范化阶段;3.综合农艺措施的模式化阶段;4.规范化技术模式验证实用阶段。各发展阶段表现,主要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入。以往的研究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奠定了坚实的高产实践基础。借鉴国内外栽培学发展动态,说明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小麦高产问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微机技术为手段进行我省春小麦高产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春小麦,高产栽培,发展阶段,系统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孔草油的开发前景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微孔草油的开发前景田正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微孔草为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野生植物,在我省为农田恶性杂草。十年前经我省浩门农场工程师高有为先生研究,发现微孔草种子油中含有珍贵的降血脂类新药成分伽仍亚麻酸(Y-Linolenicacid),化学上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翅麦茎蜂幼虫样本含量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从省内东部农业区47块麦田采集了小麦根茬41250个,剥查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至茎率均值和标准差是15.0±11.9%,均值范围是0.6%-50.6%;样本蛀茎数方差与均值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r=0.9506(P<0.001),回归曲线方程为S ̄2=1。1427X ̄(0.9781)。本文还以复合抽样公式计算了调查、描述大田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率所需的理论抽祥数。

关键词: 小麦,灰翅麦茎蜂,样本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茅草枯防除赖草等多年生恶性害草的试验初报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青杨×沙棘混交幼林地的化学除草试验表明:草甘膦和茅草枯对防除赖草为主的多年生恶性杂草有较好的效果。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用剂量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化学除草,草甘膦,茅草枯,赖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新品系简介

青海农林科技 1994

摘要:梨树新品系简介郭映智,崔广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从1978年开始,我们以抗寒、丰产、优质,适于青海地区栽培的梨树为主要育种目标,在陕西果树所、乐都杏园试验基点及我院梨园进行人工杂交育种。1978年杂交组合30个。除部分种子留陕西培育外,我院共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