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茶叶科技发展报告(2017-2018)
《贵州茶叶 》 2019
摘要: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临近,全面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贵州更是处于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窗口期.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科持成果转化和贵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成优33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推进贵州水稻生产上品种的新老更替,同时满足西南稻区特殊生境对重穗型水稻品种的需求,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黔恢33与引进不育系成丰A配组选育成重穗型水稻新品种成优33(单穗重量达5.05g)。该品种在2016—2017年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660.93kg/667m~2,比对照品种F优498增产3.84%,平均增产点率80.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67.2kg/667m~2,比对照F优498增产2.54%,增产点率达66.7%。成优33于201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黔审稻20180006),适宜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成优489'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杂交水稻'成优489'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自育水稻品种,为挖掘其高产潜力和高产途径,利用17个不同生态区域的试验资料,对'成优489'全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成优489'的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cv)表现为实粒数>穗粒数>有效穗>产量>结实率>穗长>株高>千粒质量>全生育期,其变化范围4.54%~15.26%;根据相关分析,'成优489'产量与有效穗和全生育期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千粒质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株高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逐步回归筛选出全生育期、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4个对产量有显著效应的自变量,进一步通径分析,4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表现为有效穗(0.672)>全生育期(0.343)>穗粒数(0.320)>千粒质量(0.273),间接通径系数表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表现为通过有效穗对产量的间接抑制和促进作用.因此,在'成优489'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注意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间的平衡.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成优489' 产量 相关性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水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架及特点
《农技服务 》 2019
摘要:养殖水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分析设备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终端采集数据,基于遥感器和GPS进行数据传输,监控中心通过处理收集的有效数据信息分析水质参数变化规律,为人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养殖提供基础数据,进而完善管理,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养殖水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养殖水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目标、总体构架及特点。
关键词: 养殖水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总体构架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中国樱桃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优质耐贮的中国樱桃资源,对分布于贵州省19个县(区)的中国樱桃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中西部中国樱桃资源分布较广,呈零星分布或小面积栽培;品质优、丰产性高、抗逆性强,成熟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单果重1.2~4.9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7%~21.0%,无裂果或雨后有少量裂果;53份资源中有32份实生苗存活,种子萌发率为3.5%~80.0%.盘州市7号、水城16号、织金37号、威宁48号和威宁49号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保田生姜
《长江蔬菜 》 2019
摘要:保田生姜为贵州区域性名优特色农产品,生产范围以贵州省盘州市保田镇为核心产区,辐射周边普田乡、新民乡、响水镇等,常年种植面积0.67万hm2以上,经过近10 a的发展,已经成为盘州市"一县一业"、保田镇"一乡一品"的当地脱贫攻坚主导产业.201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8号》,保田生姜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菌剂和生防木霉菌对甘蓝黑腐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甘蓝的促生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供试微生物菌剂和生防木霉菌对甘蓝黑腐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为甘蓝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盆栽灌根法测定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采用田间灌根、根部穴施和叶面喷施等方法评价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和4种微生物菌剂(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处理后甘蓝植株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中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417.60%和762.69%.大田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758.89 g/个,较清水对照增幅为23.19%;4种微生物菌剂中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882.22 g/个,增幅为31.83%,其次是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叶球鲜重为1818.89 g/个,增幅为27.39%.大田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YC-15p2菌株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79.16%,其次是GYXM-1p1菌株,防效为63.62%;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7.77%、67.77%、66.29%和57.41%,4者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防木霉菌GYXM-1p1菌株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甘蓝黑腐病防治,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可直接应用于大田甘蓝黑腐病的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