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青海乐都地区森林涵养水源效能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CSCD

摘要:乐都县北山林区有六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通过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枯落物水容量、土壤渗透和地下径流的测定分析以及涵养水源效能之估价,指出:该区森林群落土壤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功能,表现为: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的增加,一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1-978t,枯落物的吸水量是它自身重的2.9-7.6倍;土壤的渗透速度远大于本区最大降水强度。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枯落物 土壤渗透 地下径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921防治青杨烂皮病效果显著

森林病虫通讯 1990

摘要:S—921是近几年新研制的一种生物杀菌剂,低毒、安全,对苹果烂皮病等防效较高。1989年我们用该药做了防治青杨烂皮病试验。供试药剂由河北省新乐县果药厂生产,在室内药效测定后,田间采用10倍、15倍液和碱水10倍液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毛顶蛾新亚种及其生物学观察(鳞翅目:毛顶蛾科)

昆虫学报 1990 CSCD

摘要:毛顶蛾科Eriocraniidae属较原始的小蛾类群。世界已知19种及1亚种,采自全北区桦树适生带,北纬45°—70°N之间,以北美、欧洲的种类最丰富。亚洲所知甚少,惟日本记载过广泛分布于全北区的2种,即:Erioerania sparrmannella(Bosc)和E.semi-purpurella(Stephens)。我国迄至1980年,才由杨集昆先生描述了发生在华北的这2个广布种。现增记青海产一新亚种,标本保存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T.aestivnm)陈旧种子遗传完整性(genetic iniegrity)变化的研究

种子 1990

摘要:本研究取材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然库中保存30年及5年以上的普通小麦农家品种10个,测定了9项指标,结果表明:1957年贮入青海库的种子,1987年仍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平均33%(5.56~46.0%),1981年贮入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2.2%(84.3~98.0%)。发芽率与活力指数,鲜苗重、苗干重、电导率等均有一定相关关系,有的达极显著平准。陈旧种子根尖染色体后期异常染色体出现的频率高。但播种田间种植一年以后染色体恢复正常,异常率只1.18%,分析比较了不同贮存年代,不同发芽率的酯酶、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陈旧种子中条带数明显减少、削弱。对利用青海低温、干操自然库保存小麦种子提出了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Pisun sativumL)陈旧种子遗传完整性的研究

种子 1990

摘要:试验对西宁自然库中不同贮存年限的127份豌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完整性变化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贮存13~16年的种子,平均仍具有78.4%的发芽率和58.0%的成苗率。活力指数高达139.1.而贮存20年的种子,这个指标则大大降低,分别仅有16.5%1.3%和9.3。表明西宁自然库可以作为保存豌豆种质资源的中期库。但贮存期限不宜超过15年。测试结果显示:种子越陈旧,其发芽率、成苗率和活力指数越低,而电导率、糖类溶出物和染色体畸变频率越高。发芽率与上述性状指标的正或负相关关系均达扳显著水准(P=0.01)。表明活力指数、电导率及染色体畸变率是衡量陈旧豌豆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有效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青薯168

作物杂志 1990

摘要:青薯168(辐深6—3/Desiree。系号82-6-5)系青海省农科院1981年经有性杂交、实生苗和无性系多代选育而成。是一个薯大、皮光、芽眼浅、无空心、生产潜力大、适应性广、耐贮藏的马铃薯新品种。1989年11月7日通过省级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梳角窃蠹的生物学与防治(鞘翅目:窃蠢科)

昆虫学报 1989 CSCD

摘要:梳角窃蠹(Ptilinus fuscus Geoffroy)在青海省东部对杨树房木的蛀损最高达78.43%,平均为36.67%;房屋平均蛀危年限为20.46±9.42年。青杨干材的抗弯强度(kg/cm~2)与其表面的蛀孔量(孔/200cm~2)呈幂函数曲线相关:?=559.9?~(-0.2042)。本种窃蠹2年1代。成虫主要发生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海拔每升高100米,发生期约推迟3.6天左右。成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200—400倍液4—5次,毒杀成虫有效。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和Wu)对潜藏在干材深层的窃蠹幼虫和蛹,有较高的寄生力。

关键词: 梳角窃蠹 房木害虫 管氏肿腿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尔沟主沟造林治理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1989

摘要:针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浅山造林难度大的问题。作者以在浅山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互助县西山乡朱尔沟主沟为试验点,进行了造林治理研究,做到了科研、推广、示范一体化,本文分析了各供试树种的生长状况及适应性,并根据各种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特点,对如何选择适宜树种和采用何种适当的造林治理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柽柳育苗及旱地阳坡造林试验

林业科技通讯 1989

摘要:本文试验结果说明在盐碱地上柽柳育苗主要取决于土层厚度;并分析对比了干旱阳坡3种造林方法。结果表明:该地区柽柳以截干、扦插造林为宜,阐述了扦插造林的技术要点,即适宜的插条长度有利于成活。

关键词: 甘蒙柽柳—育苗—盐碱土 截干造林 扦插造林 青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热容与比热测试及运用的探讨

土壤肥料 1988

摘要:土壤是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和传热极为缓慢的特性,因此大地是庞大的蓄热体。为了有效的利用地下蓄热,必须了解土壤的热力学性质,即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热容等。本文着重对土壤的热容和比热的测试与运用与大家商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