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苦瓜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148份苦瓜种质为试材,进行发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和评价,比较不同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和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发芽期、苗期耐冷性达到3级的种质数分别为32份和48份,占供试样品的21.62%和32.43%;不同类型的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不同,在发芽期各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果皮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在苗期各类型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较小,其中以果皮深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苦瓜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一致;研究结果为苦瓜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并为开展苦瓜耐冷机制研究积累材料。

关键词: 苦瓜 种质 低温胁迫 发育期 苗期 耐冷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浸出物对屎肠球菌活菌数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发酵饲料中的活菌数是保证其功能特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屎肠球菌发酵过程中的活菌总数,本研究以屎肠球菌为试验菌株,选用4种不同特性的酵母浸出物来考察其对屎肠球菌活菌数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酵母浸出物为唯一氮源培养屎肠球菌的活菌数,根据酵母浸出物检测指标找出影响屎肠球菌活菌的关键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主要提供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的酵母浸出物对屎肠球菌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游离核苷酸的含量是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重要因子,通过外源添加一定量的游离核苷酸,厌氧培养12 h,获得的最终活菌数为176×10~8 CFU/m L,与未添加游离核苷酸相比,活菌数提高了将近40%。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游离核苷酸可提高屎肠球菌在发酵液中活菌数量,为工业化生产高活菌数的饲用屎肠球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屎肠球菌 活菌数 酵母浸出物 游离核苷酸 氨基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木蛾生殖系统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椰子木蛾 雌蛾 雄蛾 生殖系统 发育分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菜在不同浓度海水胁迫下的氧化胁迫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innaeus)在不同海水浓度的灌溉水栽培条件下受到的氧化胁迫程度,进一步分析其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初步探索抗氧化途径在冰菜耐盐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冰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灌溉水中6个海水浓度处理,分别为0、20.00%、40.00%、60.00%、80.00%和100.00%,测定不同处理下冰菜在150 d内的生长形态、氧化胁迫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每隔30 d测一次。与0海水浓度处理相比,小于等于60.00%海水浓度处理下的冰菜未表现出生长抑制,冰菜体内H_2O_2含量和O_2~(·-)含量分别小于10.00μmol/g和0.15μmol/g,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小于27.00μmol/g和53.70%。小于60.00%海水浓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冰菜的生长呈递增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冰菜的生长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于1.00 U/g,20.00%海水浓度处理下的冰菜得到最显著正向生长刺激。大于60.00%海水浓度处理下的冰菜表现出与海水浓度正相关的生长抑制,其体内H_2O_2含量和O_2~(·-)含量激增,MDA含量和叶片电导率随冰菜生长衰老呈持续递增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均随着冰菜生长呈递减趋势。80.00%海水浓度处理下CAT活性变化不明显,保持在1.00 U/g左右,100.00%海水浓度处理下CAT活性激增。冰菜能在全海水浇灌环境中生长,最适合其生长的海水浓度为20.00%,当海水处理浓度小于等于60.00%时,其抗逆性先增后减,当海水处理浓度大于60.00%时,其抗逆性逐渐减弱。海水胁迫对冰菜产生了氧化胁迫,在SOD、POD和CAT抗氧化酶促系统中,与氧化胁迫相关性最强的是SOD,CAT的激活需要冰菜体内H_2O_2含量和O_2~(·-)含量达到一定水平。

关键词: 冰菜 海水胁迫 氧化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桃花心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的化学成分,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5-dihydroxyxanthone(1)、1,6-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2)、euxanthone(3)、1,2-dimethoxyxanthone(4)、(+)儿茶素(5)、(+)sesamin(6)、bis-(2-ethylhexyl)phthalate(7)、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8)、(20S)-3β-acetoxy-24-methylenedam-maran-20-ol(9)、cycloeucalenol(10)、β-谷甾醇(11)、7-deacetoxy-7-oxogedunin(12)和7-deacetoxy-7α-hydroxygedunin(13),其中化合物1~4、6~10和13为首次从桃花心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关键词: 大叶桃花心木 化学成分 柠檬苦素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酸钙多孔微球-白芨多糖复合止血粉的制备及止血性能评价

高分子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酸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止血、抗菌、促愈合等特性,而中药白芨中的白芨多糖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海藻酸盐和白芨多糖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海藻酸钙多孔微球-白芨多糖复合止血粉,对其吸水速率进行考核,并采用体外凝血和动物出血模型实验进行止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致孔剂的添加量为0.5%的海藻酸钙多孔微球,当其与白芨多糖的质量比1:1时制备的止血粉的止血效果最好。

关键词: 海藻酸盐 微球 白芨多糖 止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对儋州鸡生殖激素调控规律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对儋州鸡体内其他生殖激素的调控规律,本试验通过改变FSH和LH在儋州鸡血液中的浓度,并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处理前后儋州鸡血液中FSH、LH、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注射外源性FSH和LH分别能提高儋州鸡血液中FSH和LH浓度;当儋州鸡血液中FSH或LH浓度显著升高时则均能引起PRL浓度显著降低(P<0.05),但当FSH和LH浓度同时显著升高时,PRL浓度显著升高(P<0.05);当儋州鸡血液中FSH浓度显著升高时,E2及P浓度显著提升(P<0.05),且在高浓度LH的协同下提升幅度更大;当儋州鸡血液中LH浓度显著升高时E2及P浓度升高但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儋州鸡血液中FSH或LH浓度的提高均能降低PRL的浓度,并能不同程度的提升E2及P的浓度,但FSH与LH浓度同时提高则能通过协同作用刺激E2及P浓度的大幅提升,当E2及P浓度过高时能通过刺激PRL的释放,负反馈调节血液中FSH与LH,并恢复血液中E2及P浓度。

关键词: 儋州鸡 促卵泡素 促黄体生成素 催乳素 雌二醇 孕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对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筛选。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和平板对峙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药剂筛选。结果发现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最适培养基是查氏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8℃,碳源和pH对其生长影响不大,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SC和w=50%的咪鲜胺锰盐WP的抑制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02和0.024g/L,其次为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2.225和2.646g/L。430g/L戊唑醇SC、w=50%咪鲜胺锰盐WP、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根腐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关键词: 温郁金 根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海拔地区澳洲坚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高海拔地区澳洲坚果的推广面积和产量,选育和推广澳洲坚果新品种,在云南省云县香香苗圃基地布置了澳洲坚果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5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选品种‘SSCRI-C、SSCRI-D’和‘SSCRI-E’,以品种‘Kau’(344)和‘Pahala’(788)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株小区,8次重复。结果表明:定植后2~3年树干直径年生长量为1.35~1.90 cm;定植后第5年植株高度在335.3~379.5 cm之间、冠幅在105.4~131.7 cm之间。品种‘SSCRI-C’和‘SSCRI-E’定植后第4年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83、221 g/株,显著高于对照品种‘344’和‘788’的70.6 g/株和20.0 g/株,说明‘SSCRI-C’和‘SSCRI-E’初步表现出良好的早结特性;定植后第5年‘SSCRI-C’和‘SSCRI-E’的单株产量(带壳果)分别达到4.14、3.18 kg/株,与‘SSCRI-D’和对照品种‘788’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品种‘344’和‘788’的1.99 kg/株和1.27 kg/株。说明,‘SSCRI-C’和‘SSCRI-E’表现出良好的早结和丰产特性,在高海拔地区是极有希望推广应用的候选品种。

关键词: 澳洲坚果 育种 生长量 品种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耳豆根结线虫纤维素结合蛋白Me-cbp-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纤维素结合蛋白(cellulose binding protein,CBP)是植物寄生线虫在侵染过程中分泌的重要效应蛋白。为了获得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纤维素结合蛋白序列信息、并分析其在线虫寄生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地位,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转录组数据库,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象耳豆根结线虫纤维素结合蛋白基因Me-cbp-1(Gen Bank登录号:KU350655)c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e-cbp-1 cDNA全长809bp,其5'末端和3'末端的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43和139 bp,以及含有1个长度为62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推导编码20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Me-cbp-1含有起分泌功能的信号肽结构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同源性搜索比对分析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Me-cbp-1与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及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纤维素结合蛋白具有88%~91%的相似性。原位杂交显示,Mecbp-1在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亚腹食道腺细胞特异表达。利用RNAi技术对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Me-cbp-1基因进行沉默后,导致二龄幼虫的侵染率显著降低。本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纤维素结合蛋白在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侵染寄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推测其通过与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结合,促进植物细胞壁的软化和降解,从而有利于提高线虫的侵染和寄生能力。本研究为揭示象耳豆根结线虫分子寄生致病机制以及进一步研究防治根结线虫病害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纤维素结合蛋白 原位杂交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