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小麦地力培肥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土壤肥力低是限制河北省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本文进行了不同肥料配比对小麦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底肥有机肥(干牛粪300 kg/亩或干牛粪150 kg/亩+干鸡粪150 kg/亩)与化肥(复合肥40kg/亩)混合施用在大幅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可促进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高。

关键词: 小麦 土壤肥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车在果园的应用

河北果树 2016

摘要:MTD-LTX1042型草坪车,美国原装进口,主要应用于大面积足球场、广场、公园等的养护。其外形尺寸(长×宽×高)为1 725 mm×1 200 mm×1 050 mm,轴距1 206 mm,美国科勒19马力发动机,油箱容积为11.36 L,整机质量212 kg,前进速度0~8.2 km/h,后退速度0~3.7 km/h,底盘升降12级可调,剪草高度2.5~10 cm,割草幅度为106 cm。底盘拆装无需工具,拆装迅速,具高压清洗专利技术,可使用高压水流清理杂草和集结在底板的碎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蚜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的分布规律

河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明确棉蚜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的分布规律,运用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方法,对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设施青椒植株上的棉蚜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青椒上,棉蚜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棉蚜种群在青椒上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上部叶片分布最多,占整个青椒植株虫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中部次之,下部叶片棉蚜数量最少,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棉蚜 青椒 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育苗移栽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辣木,又称为"鼓槌树",在国外有"奇迹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等美称,早在数百年前就有食用或利用的记载,营养丰富而全面,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好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叶酸、泛酸、钙、铁、硒等多种营养素来源,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保健功效,是一种新型的特种经济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修剪对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管栽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返青期根修剪对冬小麦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设置3个根修剪处理:返青期小切根、返青期大切根和未切根对照(CK)。结果表明,根修剪可降低叶片SPAD值,尤其大切根处理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较差。切根对小麦单株分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小切根可促进有效蘖的生长,使成熟期单株分蘖较高,但大切根处理分蘖及成熟期分蘖均较低。小切根通过对根系的适当调控,使0~140 cm根系冗余量减少,根冠比降低,但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促进浅层根系(0~60 cm)的生长,抑制了深层根系的生长。小切根可促进地上部生长,使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增加,因而使单株粒重增加;大切根处理由于根系过度修剪,根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降低,因而单株粒重明显减少。适度的根修剪(小切剪)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提高,尤其是在限水条件下适度根修剪可使产量和WUE增幅更大,但大切根处理由于粒重较低,尽管耗水量减小,但WUE大幅降低。

关键词: 小麦 切根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今年甘薯复合病毒病有暴发可能

农药市场信息 2016

摘要:甘薯复合病毒病(SPVD病毒病)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复合侵染造成的严重病毒病害。SPVD病毒对甘薯产量影响极大,一般可使甘薯减产50%~90%,严重的甚至绝收。今年我国甘薯复合病毒病危害较重,发展较快,且危害由点到面,有暴发的可能,严重威胁甘薯产业的发展。为减少甘薯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适栽核桃品种

北方果树 2016

摘要:核桃(Juglans regia L.)属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植物,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植物脂肪、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C和E),以及磷、钙、铁、钾等矿物元素,具有健脑功效,有"万岁子""长寿果""养生之宝"的美誉,是世界传统的坚果食品。我国是世界栽培核桃起源地之一,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河北省作为核桃的主产省之一,栽培总面积已由2004年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运筹方式下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消耗特征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漫灌方式为对照,研究了井渠结合灌区微灌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耗水特征的影响,为该区节水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设置了4个微灌处理(灌水量分别为90,135,180,225 mm)和1个漫灌对照处理。结果表明,在该年型下微灌总灌水量180 mm即可达到小麦高产,在该灌水量下穗数较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适中;漫灌对照处理灌水量虽多,但产量并无优势。耗水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灌水量超过135 mm后耗水量增幅明显,并且灌水量超过180 mm,其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灌水量达到180 mm即可得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并且在该灌水量范围内作物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较少或较多的灌溉量均不利于得到较高的倒三叶SPAD值,灌水135~180 mm叶片持绿性较好。可见,该年型微灌灌水量宜控制在180 mm以内,在该灌水量内产量较高,灌水量较对照却减少148 mm,耗水量减少123 mm,水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 冬小麦 微灌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辣木的药用价值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辣木作为蔬菜和食品有着增进营养和食疗保健的功能,同时辣木也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方面,被誉为"生命之树"。美国Discovery频道曾在"另类医学指南"系列报道中指出辣木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各种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7个主要极端温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河北省近34年来主要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提高该区域极端温度事件的预测,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北省21个观测站1980-2013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观测资料,选取7个主要极端冷(暖)指数,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特征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极端暖指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端冷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炎热日数增加速度最慢,闷热日数增加速度最快,冰冻日数减少速度最慢,霜冻日数减少速度最快.23个极端暖指数中,炎热日数和闷热日数的线性趋势都是正值,前者从东北到西南在逐渐增大,而后者恰好相反.极端高温事件日数线性趋势有正有负,且除了沿海地区外,从东北到西南线性趋势逐渐减小.34个极端冷指数线性趋势均有正有负,且负值区均大于正值区.冰冻日数线性趋势除了秦皇岛地区外从东北到西南递增,而其余3个指数日数线性趋势变化复杂.4极端冷(暖)指数的变化受区域气候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近年来对区域气候增暖停滞现象的响应.5海拔是极端冷(暖)指数日数及线性趋势变化的重要原因,湿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只不过影响程度较海拔要小得多.

关键词: 河北 极端冷指数 极端暖指数 区域气候 海拔 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