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已报道小菜蛾对 5 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 (Bt)类等杀虫剂。本文全面阐述国内外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况 ,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交互抗性、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鸭“白点病”(暂定名)病原学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3个“白点病”(暂定名 )发病严重的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 ,但均分离到病毒。对其中 1株病毒进行了鉴定。负染及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可见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 80~ 2 30 nm、有囊膜的病毒。经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核酸类型测定 ,确定该病毒为疱疹病毒科成员。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该病毒与鸭瘟病毒、鸭疱疹病毒 型无血清学相关性 ,故暂定名为鸭疱疹病毒 型。人工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死鸭相同的病变 ,初步证明该病毒为鸭“白点病”病原
关键词: 鸭 白点病(暂定名) 鸭疱疹病毒型(暂定名)


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水产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法结合柱层析提取、纯化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实验证实欧洲鳗Ig主要分布在硫酸铵饱和度 30 % - 5 0 %的区间内 ;Sephacryl-S2 0 0进一步提纯的Ig主要存在于第一个蛋白峰 ;而Sepharose - 4B柱层析提纯的Ig则存在于第二个蛋白峰 ;DEAE - 5 2离子交换柱层析可进一步纯化Sepharose -4B柱层析的产物 ;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上述提取物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 ;SDS -PAGE分析纯化的Ig ,显示欧洲鳗Ig重链约为 6 8kD、轻链约为 2 6kD。


磨芋属(Amorphophallus)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APD)技术对磨芋(魔芋)属内野生种和栽培种共20份材料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34个随机引物扩增,有23个扩增出的产物电泳图谱较清晰,共获得266个位点(DNA片段),其中259个具有多态性。供试材料所用 23个引物的扩增声物都存在种间多态性,7个引物扩增出的产物中有 11条 DNA片段在花磨芋种内样品(系统)间也存在多态性。以 RAPD标记资料计算获得的遗传相似系数 (Jaccard相似系数,Sj)进行 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磨芋种内系统间差异最小,Sj系数在0.97~1.00间;两份甜磨芋材料间没有差异,Sj为1.00。在已知的种间,两个栽培种花磨芋和甜魔芋间亲缘关系最近,Sj在0.83~0.85间,与另一个栽培种白魔芋间亲缘关系都较远,Sj在0.62~0.66间,栽培种与野生种间亲缘关系都较远,Sj在0.48~0.64间。在野生种中,结节磨芋与栽培种系统间关系最远,Sj在0.48-0.54间,未定名 4个野生种Sj在0.64~0.89间,系统A.sp05与 A.sp06关系最近,Sj为0.89,其次是A.sp01与A.sp*,Sj为0.73。根据亲缘关系树状


AM菌根和花生/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尼龙网袋套根的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接种 AM菌根及花生 /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及其对植株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试验设置 4个处理 ,即单作花生 +不接种 AM菌根 ,单作花生 +接种 AM菌根 ,花生 /小麦间作 +不接种 AM菌根 ,花生 /小麦间作 +接种 AM菌根。结果表明 ,接种 AM菌根促进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 ,单、间作种植方式下均为接种 AM菌根的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花生 ,且接种 AM菌根有利于改善花生铁营养 ,其地上部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接种处理 ;花生 /小麦间作有利于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 ,无论接种与否 ,间作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花生 ,其地上部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单作花生 ;花生 /小麦间作和接种 AM菌根两种处理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的累积及植株缺营养的改善有正交互作用


凤尾菇螨类综合防治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从凤尾菇培养料上采集到螨类属 4科 4种 ,为害凤尾菇螨类为腐食酪螨 (Yrophogusputrescentiae)。综合防治采用二次发酵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二次发酵 ;培养料温度 6 0℃保持 6~ 8h ,温度 5 0~ 5 5℃保持 5~7d ;化学防治采用克螨特 ,有效浓度 1∶5 0 0倍


作物硫素营养的生理作用及其胁迫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硫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作物缺硫时会诱导产生一些异常的代谢活动。综述了硫素营养在作物光合作用、酶活性、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 ,并提出了缺硫胁迫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华北平原潮土上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夏季玉米地氮肥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量和 N2 O排放量。结果表明 ,潮土上尿素氮水解快 ,硝化活性较高。不施氮肥处理下土壤中 N2 O排放总量为 0 . 33kg N/ ha;施氮大大增加 N2 O排放量 ,氮肥表施时 N2 O排放量为 2 .91kg N/ ha,穴施时为 2 .5 0 kg N/ ha,分别为施氮量的 1.94 %和1.6 7%。不施氮肥时土壤氮的反硝化损失量为 1.17kg N/ ha,氮肥反硝化损失量表施时为 3.0 0 kg N/ ha,穴施时为2 .0 9kg N/ ha,分别占施氮量的 2 .0 0 %和 1.39%。硝化反硝化作用不是该地区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


旋毛虫病p49抗原相关抗体的ELISA检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纯化的融合蛋白 p49/GST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方法对一批试验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 19份人工感染鼠血清、5份人工感染猪血清、4份旋毛虫病猪血清、4份病人血清呈IgG抗体阳性 ,2 1份人工感染鼠血清呈IgM抗体阳性 ,而正常对照血清及 30 0份屠宰场待检猪血清均呈阴性反应 ,其结果与常规压片法结果相符。结论融合蛋白p49/GST对于研制旋毛虫病的诊断抗原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旋毛形线虫 旋毛虫病 融合蛋白p49/GST E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