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小菜蛾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理论 ,利用 2 5科 37种小菜蛾非嗜食植物的茎、叶、花或根的乙醇提取物 ,研究其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和对幼虫的拒食作用 .结果表明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有不同程度的产卵驱避和拒食效果 .羊蹄甲、细叶桉、飞扬草、假连翘、花椒、荷花玉兰、烟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驱避率均达 80 %以上 .一品红、构树、艾蒿、茶枯、垂柳、飞杨草、羊蹄甲、狗尾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好的拒食作用 ,4 8h的拒食率达 80 %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78,其中害虫55种,天敌9种,中性虫8种,蜘蛛类6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0.51%、11.54%、10.26%、7.69%。物种丰富度18~34,生态优势度0.0879~0.3361,多样性指数1.6433~2.9249,均匀度指数0.5660~0.9017,生态优势度越大,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用乌龙茶制成的乌龙型灵芝发酵茶进行Ames试验,以进一步测定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食品安全性,并与乌龙茶生化成分、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对TA97、TA98、TA100和TA1024株试验菌株无诱导致畸变作用.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水浸出物、粗蛋白、咖啡碱、多糖、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乌龙茶高13%、21%、16%、78%、110%、131%和157%;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比乌龙茶低59%.感官评审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品质特征明显优于乌龙茶.
关键词: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 乌龙茶 Ames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试验研究施肥对福州市多种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结果表明 ,农户传统施肥方式蔬菜硝酸盐含量为 5 9.5~374 3.1mg/kg,平均硝酸盐含量为绿叶菜类 >白菜类 >葱蒜类 >根茎类 >瓜类 >豆类 >茄果类 ,且同类不同品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也存在差异。以WHO/FAO规定的允许值为标准评价绿叶菜类超标最重 ,其次为白菜类和葱蒜类 ,其他 4类未超标。化肥纯N施用量为 4 5 0kg/hm2 时 ,化学N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贡献率 >85 % ,其中不同品种N肥贡献率依次为NH4NO3 >NH4HCO3 >CO(NH2 ) 2 >(NH4) 2 SO4>NH4Cl。N肥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呈正相关 ,双氰胺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呈负相关。等N量下蔬菜硝酸盐累积量随基肥所占比例减少、追肥所占比例增大而增大 ,且随追肥后时间推移呈直线下降。配施有机氮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降幅施厩肥 >土杂肥。调整与优化蔬菜品种及施肥结构 ,采用“重头、稳中、控尾”施N方式 ,根据蔬菜食用卫生要求选择N肥用量及其使用安全期与双氰胺用量 ,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蛾绒茧蜂对几种挥发性物质的定向行为
《植物保护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采用 Y型管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研究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并探讨学习经历对菜蛾绒茧蜂寻找寄主能力的影响,以及触角在寄主定向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纸质果袋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1种纸质果袋对枇杷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盛大果袋外观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紫斑、锈斑、裂果、炭疽分别减少62.97%,32%,81%和41%;内在品质橙黄色纸袋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含酸量减少0.8%,Vc、单果重、可食率分别增加0.7%,0.44%和10.5%。因此,套袋能改善枇杷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