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不同国情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其农业结构变迁与政策调适重点有所不同。当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 ,尤其要借鉴荷兰、日本等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运用经济学指标 ,判定日本及中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业角色转换始点 ,提出借鉴国外经验 ,应重新审视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角色与作用。适时转换职能 ,调适农业生产、营销和农民福利政策 ,变革农地制度设计 ,推行知识和技术替代土地发展的政策 ,针对不同区域运用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ina粉对小鼠LPO、SOD和免疫器官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CSCD
摘要:以昆明种小鼠为对象分别研究了深黄被孢霉粉对小鼠 LPO、SOD、抗疲劳、耐缺氧等生理指标以及对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分组 ,分别灌服深黄被孢霉粉和等量生理盐水 ,每 d 1次 ,1 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试验组动物血清 LPO含量比对照组下降 0 .8mmol/L ,SOD含量升高 1 87u/ml,抗疲劳时间延长 62 min,耐缺氧能力延长 6min,胸腺指数增加 1 .7%,脾指数增加 5 .6%.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粉具有拮抗自由基、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抵抗不良环境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灰树花菌株品比栽培研究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对 6个灰树花菌株 (Gb、Gc、Gq、Gw、Gy、Gz)进行栽培 ,结果表明 :Gq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2 5 d即长满菌袋 ,Gz菌丝生长速度最慢 ,需 3 6d。各菌株适宜的出菇时间和出菇温度为 :Gy,1 0月上旬~1 0月下旬 ,2 0~ 2 4℃ (高温型 ) ;Gw,1 0月下旬~ 1 1月下旬 ,1 6~ 2 0℃ (中温偏高型 ) ;Gq、Gz、Gc,1 1月上旬~ 1 2月上旬 ,1 4~ 1 8℃ (中温型 ) ;Gb,1 1月中旬~ 1 2月中旬 ,1 1~ 1 8℃ (中温偏低型 )。同一菌株的出菇率以覆土出菇的最高 ,长颈式出菇次之 ,短颈式出菇最低 ,生物学效率也以覆土出菇的最高 ,但短颈式出菇次之 ,长颈式出菇最低 ,其出菇率和生物学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Gq>Gw>Gb>Gz>Gy>Gc。利用割小口再生法和覆土再生法均能提高各菌株的产量 ,但覆土再生法效果比割小口再生法好 ,两种再生法的增产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 Gc>Gb>Gy>Gw>Gq>Gz。


福建省鸭疫里默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年3月-2000年12月,从福建省103个肉鸭场采集具有典型三炎(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病(死)鸭肝脏116份,共分离到细菌107株,细菌的分离率为92.2%,其中鸭疫里默氏菌84侏,占78.5%;大肠杆菌23株,占21.5%.在分离鉴定的84株RA中,血清1型占25.0%,2型占60.7%,13型占1.2%,未定型占13.1%.可见我国目前流行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血清型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型和1型已成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其中2型为优势血清型,此为省内首次报道.


有机物料对土壤镉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淹水种稻条件下添加猪粪和泥炭对红壤和潮土中内源和外源Cd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中内源Cd在各形态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 ;添加外源Cd时Cd主要分布于交换态 .从分蘖期到成熟期 ,内源Cd交换态普遍升高 ,添加外源Cd时交换态普遍降低 .有机物料对内源Cd交换态的影响不显著 ,但当添加外源Cd时则对交换态有显著影响 .在不添加外源Cd的条件下 ,有机物料普遍促进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 .在添加外源Cd的条件下 ,有机物料普遍抑制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 ,猪粪的抑制效果强于泥炭 .水稻根系对Cd与Fe的累积呈显著抑制作用 .


牧草与沼渣混合料栽培榆黄蘑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并比较 3种培养料栽培榆黄蘑的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 ,3种培养料栽培的榆黄蘑子实体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配方 2、配方 3培养料栽培的子实体必需氨基酸高于两种食用蛋白和配方 1,支链氨基酸高于或接近两种食用蛋白。配方 2 (牧草沼渣混合料 )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高于两种食用蛋白和 4种农产品。表 6、参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