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中氮肥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氮肥产生的N2O为1.77~2.82kgN·hm-2,占施氮量的0.49%~0.76%;反硝化损失量为3~3.18kgN·hm-2,占施肥量的0.81%~0.86%。玉米与小麦生长期间的氮肥反硝化损失率很相近,分别为0.7%~0.99%和0.77%~0.88%。反硝化作用和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有机肥与氮肥混施增加N2O排放量。反硝化不是该旱作系统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但施用氮肥大大增加了N2O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氮肥 有机肥 硝化反硝化 N_2O排放


应用明恢86和佳辐占的F_2群体定位水稻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QTL
《分子植物育种 》 2003 CSCD
摘要:应用籼稻品种明恢 86和佳辐占为亲本建立的F2 群体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 ,用区间定位法的Additive和Free两种模型分别对水稻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Additive模型共检测到 3个QTL ,均位于第 1号染色体的RM1-RM 2 83区间 ,分别控制水稻生育期、株高和每穗粒数 ,基因成簇分布。Free模型共检测到 5个QTL ,其中控制水稻生育期、株高和每穗粒数的 3个QTL的位置和效应大小与Additive模型基本相同 ;另外还检测到 2个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的QTL分别位于第 7号染色体的RM180 -RM 2 14和第 2号染色体的RM 2 79-RM 15 4区间 ,其贡献率均较小。同时 ,分析比较了研究结果与前人不同的原因。


修饰的cry1Ac基因导入籼稻明恢81获得抗虫纯合系
《遗传学报 》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细胞内定位技术对cry1Ac基因进行修饰 ,其表达产物定位于内质网及衍生自内质网的蛋白体。通过基因枪法成功地将经过修饰的cry1Ac基因导入到优良杂交籼稻恢复系明恢 81中。对潮霉素抗性植株的PCR和Southern检测及ELISA分析证实 ,修饰的cry1Ac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水稻品种中并得以表达 ,自交加代结合潮霉素筛选于T2 代获得转基因纯合系。抗虫性测试表明 ,部分转基因纯合系高抗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
关键词: 修饰的cry1Ac基因 抗虫基因 转基因水稻 基因枪法 生物检测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 ,研究做青强度对做青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总糖减少 ;做青强度越大 ,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也减少较多 ;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 ,但强度不同 ,下降幅度有差异 .还讨论了上述生化成分的变化与乌龙茶品质的关系


满江红孢子果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Ⅱ空间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耐荫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研究了高空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诱变的效应 ,结果表明 ,高空处理对不同品系满江红孢子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1] ,在生物学观察测定的基础上引入生化测定方法 ,探讨不同光照条件下经高空处理与留地对照满江红 3个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变化趋势。其结果再次表明 ,光照影响各满江红品系的生长速率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 ,各品系的生长速率都下降 ,但在低光照下 ,经高空处理的 19H品系其体内PPO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品系 ,同样的也比留地对照的同一品系 19CK高 13.8% ,充分说明经高空处理后的 19H品系耐荫性得到明显提高 ,初步论证了以高空诱变作为满江红品种改良手段是可行的
关键词: 满江红 生物量 吸光度 多酚氧化酶 耐荫性 空间诱变 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