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1种杀菌剂对3种拟茎点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40%咪鲜胺水乳剂和12.5%腈菌唑乳油等3种药剂对蓝莓枝枯病菌、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均小于1μg/mL.其中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对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2和0.13μg/mL;40%咪鲜胺水乳剂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66μg/mL.本研究结果为这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黄秋葵转录组信息挖掘SSR标记及用于种质分析
《园艺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转录组信息分析,共获得74 600条unigene,全部序列有52 976 011 bp;有3 191条unigene包含SSR的序列,从中鉴定出3 448个SSR位点,其中有235条序列包含1个以上SSR,复合SSR有123个。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60.79%和21.43%。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11.02%,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GA/TCT为主,占总位点的19.61%。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8 088对SSR引物。从87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60对用于32份黄秋葵种质的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36对(占60%)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32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黄秋葵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避雨措施对梨品质、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同一梨园中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的梨树根系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根际土壤抑草活性、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措施能显著降低梨果实的蔗糖含量(甜度),增加酸性物质含量。避雨栽培土壤的全氮和速效磷均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土壤。两种处理梨树根际土壤对莴苣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露地处理增加了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本研究还对各类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避雨栽培不利于土壤肥力和物质循环,需要适度地补充营养元素、适当的露地栽培和及时除草来提高梨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土壤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土壤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稻田土壤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组成,深入认识稻田厌氧氨氧化菌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理,可为合理施肥和理解湿地生态系统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施牛粪(NPKM)、无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四个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对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土厌氧氨氧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处理之间厌氧氨氧化细菌丰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NPKM>NPKS>NPK>CK,且与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和Candidatus Scalindua,其中优势种群为Candidatus Brocadia。菌群的多样性分析表明,CK和NPKS处理的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香农指数(Shannon index)、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和丰富度指数(Chao 1 index)显著高于NPKM和NPK处理(p<0.05)。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改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有机无机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然而,不同施肥措施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多样性影响不同,无机肥加秸秆还田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多样性,但单施无机肥和无机肥配牛粪降低了厌氧氨氧化菌多样性。厌氧氨氧化菌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对不同施肥的响应不同。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长期施肥 高通量测序 荧光定量PCR Candidatus Brocadi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鹅盲肠杯叶吸虫病的诊治报告
《福建畜牧兽医 》 2018
摘要:盲肠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野外放牧禽类盲肠中的一种新型寄生虫病。到目前为止,只见到番鸭、半番鸭以及后备麻鸭发病。2018年2月,福建省连江县某养鹅场饲养的150多羽50日龄放牧鹅出现腹泻、零星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盲肠杯叶吸虫病,通过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水稻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户的微观视角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福建省水稻种植的51户家庭农场和193户传统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平均生产效率高于传统小农户,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户的效率值分布存在差异,样本中家庭农场的面积与生产效率呈现倒"U"形分布,而传统小农户的面积与效率呈现"U"形分布的特征;影响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户生产效率的因素之间存在差异,户主教育程度、土地细碎化、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是否有农业技术指导对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户主年龄、从事水稻种植年限、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是否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对传统小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提出积极推广水稻的生产技术,加强对农场主的技术培训以及加大力度进行土壤改良等措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传统小农户 DEA-Tobit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香茅叶水提液对黄秋葵的化感效应及其成分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叶片对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柠檬香茅叶水提液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柠檬香茅叶水提液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5g·L~(-1)的柠檬香茅叶水提液可促进黄秋葵种子发芽,质量浓度为30g·L~(-1)和40g·L~(-1)柠檬香茅叶水提液显著抑制黄秋葵种子萌发、根长生长、单株苗重,黄秋葵幼苗生长阶段对柠檬香茅叶水提液更敏感。通过鉴定得到柠檬香茅叶水提液中16种化合物,总含量占82.76%,相对含量较高的有香叶醛、橙花醛、香叶酸等,鉴定出的化合物中分别有酚酸类物质(8.27%)、脂肪酸类物质(2.12%)和萜类物质(52.19%)等已知的化感物质,相对含量总和达到62.5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CaICE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橄榄(Canarium album)抗寒相关转录因子ICE1的调控功能,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福榄1号'的ICE1,命名为CaICE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qRT-PCR表达模式和相关miRNA预测分析.结果表明,CaICE1 c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650 bp,可编码54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G459422).CaICE1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含有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以及HLH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与枳的ICE1亲缘关系较近.CaICE1密码子偏好性较弱,AGA、AGG、TGG和CCA可能为其最优密码子群.CaICE1主要在橄榄花、种子和叶中大量表达,-3℃低温胁迫下CaICE1表达水平比常温显著上升.psRNAtarget预测结果表明,CaICE1可能是miR825、miR477、miR5658、miR1436和miR394等多个逆境响应miRNA的靶基因.因此,CaICE1可能在橄榄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且可能受miRNA的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