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688条记录
两种捕食螨对紫跳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热带吸螨(Bdella tropicaAtyeo)和分吸螨(Bdella distinctaBaker and Balogh)对紫跳虫(Hypogastrura communisFolsom)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两种捕食螨均能捕食紫跳虫,且热带吸螨对紫跳虫的瞬时发现率(a=0.7132)高于分吸螨(a=0.5839),但猎物处理时间(Th=0.3269 d)长于分吸螨(Th=0.1938 d),因此理论最大捕食量(Namax.=3.06)也低于分吸螨(N=5.16),参数a/Th说明分吸螨对紫跳虫的捕食功能比热带吸螨高。

关键词: 热带吸螨 分吸螨 紫跳虫 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菌剂混用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6—2007年以敌力脱、富力库分别与阿米西达按1:1混配,进行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浓度1000mL/L时的防治效果,混剂富力库+阿米西达>混剂敌力脱+阿米西达>富力库>阿米西达>敌力脱,相互间差异显著,其中富力库+阿米西达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混剂富力库+阿米西达和敌力脱+阿米西达使用浓度由1000mL/L增加为2000mL/L,防治效果有所增加。综合考虑,防治香蕉叶斑病,建议在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初期,采用1:1比例的富力库+阿米西达混剂1000mL/L,即富力库500mL/L+阿米西达500mL/L,喷药3次。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防治 杀菌剂混配 敌力脱 富力库 阿米西达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时高温暴露对莲草直胸跳甲生殖特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n & Vogt为对象,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7,39,41,43,45±0.5℃)下暴露1h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及后代存活力等生殖适应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寿命随暴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37.4d,而45℃高温暴露1h后,雌虫寿命仅为20.0d;(2)莲草直胸跳甲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暴露温度升高而显著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4.1d;39℃高温暴露1h后产卵前期延长至4.8d,45℃高温暴露1h后延长至7.3d;(3)短时高温暴露显著降低莲草直胸跳甲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965.1粒,39℃暴露1h后,其产卵量为638.7粒,45℃暴露1h后低于260粒;(4)短时高温暴露对莲草直胸跳甲后代存活能力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F1代卵的孵化率从95.4%降低至89.2%,F1代成虫的羽化率从87.0%下降到71.3%。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暴露导致莲草直胸跳甲生殖适应性下降。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空心莲子草 高温暴露 生殖力 寿命 羽化率 生物防治

利用SSR和RAPD标记分析中国部分地区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和RAPD对来自福建、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4个地理群体的8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6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比率78.9%,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00~0.42之间;筛选出的14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8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比率95.2%,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04~0.66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在4个群体中,福建群体的多样性更为丰富。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而福建和河北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聚类分析显示,来自南方福建的菌株与来自北方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远,且福建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显示出更高的遗传变异度。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SSR分析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对Bt发酵液的絮凝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将Bt发酵液高效浓缩,采用壳聚糖对Bt菌株LSZ9408发酵液进行絮凝,测定了pH值、温度、壳聚糖浓度、磁力搅拌的速度和时间对壳聚糖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为5.0~6.0,温度30~35℃,壳聚糖浓度为0.025%,磁力搅拌器550r/min搅拌5min后,壳聚糖作为LSZ9408菌株发酵液的絮凝剂,可除去发酵液中的大部分水及有色杂质,使发酵液中的杀虫蛋白质晶体和芽孢得到很好的浓缩。

关键词: 壳聚糖 苏云金芽孢杆菌 LSZ9408菌株 发酵液 絮凝 浓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小白菜生长、营养累积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化肥基施,化肥基追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施,化肥和双氰胺基追肥各半,化肥和有机肥各半,有机肥)对小白菜植株株高、株重、产量、氮磷钾累积量、肥料利用率及菜地硝态氮、氨态氮及水溶性总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化肥和有机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追肥各半2种施肥模式不仅能改善小白菜生长农艺性状,可分别提高产量154.44%和172.18%,增加植株氮、磷、钾累积量183.20%和327.21%、310.49%和247.67%、205.95%和189.39%,蔬菜种植期间菜地土壤硝氨态氮总量、水溶性总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还能分别减少63.10%和56.53%、39.97%和48.44%,从而明显减少了菜地土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该2种施肥模式值得在今后蔬菜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而化肥基施的施肥模式明显促进了菜地土壤硝态氮、氨态氮和水溶性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故此种施肥模式在蔬菜生产上应加以避免。

关键词: 小白菜 施肥模式 产量 氮磷钾累积 肥料利用率 氮磷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序列,针对IBV M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IB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BV的RT-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IB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1105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敏感性测定该RT-PCR可扩增到18pg的IBV-M-cDNA。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对IB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IB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RT-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蛋异常蛋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表现产蛋异常的蛋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GenBank中,BLAST分析扩增的该病毒3个基因片段表明,该株病毒与1996年中国山东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dong/6/96(H9N2))各相应的基因片段同源性最高,均为99%,所扩增的3个片段均为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相应基因片段。对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与参考毒株(A/CK/BJ/94)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

关键词: 产蛋异常 产蛋鸭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地区差异

茶叶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梢法测定茶小绿叶蝉对8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基线,福建省不同地区茶小绿叶蝉对5种杀虫剂的药剂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联苯菊酯、溴虫腈、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噻嗪酮、杀螟丹等药剂对小绿叶蝉均有较高的毒力,不同地区小绿叶蝉对药剂的抗性水平不同。福安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联苯菊酯、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达44.1和97.4倍,对吡虫啉达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8倍;北峰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杀螟丹的抗性水平为中抗,抗性倍数为16.4倍;武夷山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啶虫脒已经产生了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52.3倍。不同茶场的小绿叶蝉种群对溴虫腈表现敏感。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药剂敏感性 地区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籼稻不育系闽丰1A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闽丰1A是以IR58025B为父本与D297B杂交,再与金23B(作父本)复交,F3代选优质、柱头外露率高的优良株系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多代成对回交,采用逐步排除微效恢复基因的方法育成的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好,可恢复性强,稻米品质优良,稻瘟病抗性较好,2007年1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优质 不育系 闽丰1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