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互花米草与3种本地红树植物叶片化感潜力比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化感作用在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红树植物竞争关系中的影响,本研究以萝卜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比较互花米草与3种本地红树植物叶片化感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各植物浸提液对受体植物不同检测指标的化感效应不一致。木榄浸提液在0.2g·mL-1浓度下对萝卜种子萌发抑制率达最大值34.3%,但并不显著,而互花米草的高浓度浸提液均明显抑制萝卜种子萌发,且高于其他2种红树植物。4种植物浸提液对萝卜根长生长均在高浓度时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浸提液浓度为0.2g·mL-1时,桐花树对萝卜幼苗根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达最大76.4%,而对幼苗苗高则普遍表现为化感促进效应。在萝卜幼苗鲜质量方面,互花米草和秋茄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木榄和桐花树的化感效应表现出"高抑低促"的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油茶产业垂直协作方式分析——基于油茶种植户视角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油茶种植户视角,对广东省油茶产业垂直协作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广东省油茶产业垂直协作方式单一,合作社方式与生产合同方式尚不多见,农户可选择空间有限;为了减少风险和交易成本,油茶种植规模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的合作社方式和生产合同方式,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紧密型的生产合同方式;联系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优于联系松散的垂直协作方式;部分农户对合作社和生产合同两种方式仍存有质疑,尤其是合作社方式;当外部约束条件发生改变时,采用联系松散的垂直协作方式的农户,选择意愿向联系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改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
《药物分析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化试剂,以Thermo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水(含0.5%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对3批次的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硫酸安普霉素浓度在0~100μg·m L-1范围内与其衍生物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n=6)为98.70%,RSD=1.3%。3批次的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n=3)分别为24.42、24.39和24.63 mg·g-1,RSD分别为0.27%、0.49%和1.0%。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能准确测定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的含量。
关键词: 硫酸安普霉素 预混剂 2,4-二硝基氟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柚果皮对沙田柚蒸馏酒风味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东沙田柚为原料,优化柚子发酵原酒的蒸馏工艺,并分析向一次柚子蒸馏酒中添加柚子果皮后其二次蒸馏酒理化特性和感官风味的变化。结果发现,一次蒸馏于15%(V/V)取酒,可获得低甲醇含量的柚子果酒,二次蒸馏于58%(V/V)截酒,可得低甲醇含量的柚子果酒。感官评价分析发现,随着柚果皮添加量的增加,二次蒸馏酒的苦味感明显提高,优化后的最佳柚果皮添加量为1%。GC-MS分析结果表明,柚果皮的添加对其二次蒸馏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二次蒸馏酒中月桂烯和柠檬烯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SA报告载体提高ZFN和CRISPR/Cas9对猪IGF2基因的打靶效率
《遗传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GF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基因作为最复杂多样的生长因子之一,对猪胎儿发育以及出生后生长发育和肌肉生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对我国本地猪种的IGF2基因作精确的遗传修饰,对于提高本地猪种的瘦肉率具有重要的育种意义。文章在蓝塘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al fibroblasts,PEF)中检测了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和CRISPR/Cas9对IGF2基因的打靶效率,结果表明CRISPR/Cas9对IGF2基因的切割效率最高可达9.2%,显著高于ZFN的切割效率(<1%),但两者均未达到作为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nuclear transfer,SCNT)供体细胞所需的打靶效率。应用SSA(Single-strand annealing)报告载体筛选技术来富集IGF2基因被ZFN和CRISPR/Cas9修饰过的PEF细胞,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CRISPR/Cas9的打靶效率提高5倍左右,对ZFN的打靶效率具有更大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IGF2基因 ZFN CRISPR/Cas9 SSA报告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时荧光技术在鸭坦布苏病毒RT-LAMP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其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100倍,且只能特异性扩增DTMUV的RNA,对其他常见鸭源病毒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判定结果只需要观察扩增曲线,适用于DTMUV早期感染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实时荧光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资源在扶贫开发规划中的运用——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支撑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发挥贫困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农业产业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体成型,以农业基础设施强化新农村建设,以农业观光资源带动精品旅游业发展,以农业资源在扶贫开发中的运用实例为研究对象,以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扶贫规划中存在现存产业集成能力弱、帮扶主体的年龄结构悬殊、扶贫规划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开展农业资源调研,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资源规划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酶联合酶解雄蚕蛾蛋白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条件优化
《蚕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