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复合生物肥的研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复合生物肥是我们近年来在根瘤菌肥研究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又一新型接种剂,该肥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种是经过严格筛选,以固氮菌为主,并具有解磷、解钾功能。同时对优化组合的菌种进行其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定它们的有效性指标为:硅酸盐细菌在含钾长石粉的无氮培养基上接种培养10d,可使水溶性钾含量增加131.51%;磷细菌在含有卵磷脂的琼脂平板上,能观察到明显的溶磷圈;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为2.05μmolC2H4/(株·h)。并对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摸索出混合发酵液配方。对菌肥的耐贮性、安全无毒性进行了有效测定。


西门塔尔牛改良吉林省中部农区黄牛体重和体尺的调查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对277头本地牛和1368头西门塔尔杂种牛的初生重、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牛,其后代杂种牛体重、体尺有很大程度提高,说明改良效果显著。
关键词: 西杂牛;改良;本地牛;体重;体尺


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 Ⅱ.超稀植栽培对品种性状及整齐度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对不同插秧方式条件下各品种若干性状及整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插秧方式(30cm×15cm)相比,超稀植(30cm×30cm)时多数品种表现为茎高下降、穗子变长、单株穗数大幅度增加、穗粒数明显提高、空秕率下降、出穗期延迟、谷草比上升、着粒密度增加和产量下降等。但各品种对同一性状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总的来看,变化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穗数,然后依次为空秕率、穗粒数、着粒密度、谷草比、出穗期、茎高和穗长。超稀植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性状是穗一次枝梗数,然后依次为单株穗数、茎高、穗长和穗粒数。从供试品种来看,玉丰、北陆128和藤系138品种稀植后各性状整齐度变化不大,产量在稀植区也最高,说明这3个品种比较适宜稀植栽培,而通35和吉粳63品种则与此相反。
关键词: 粳稻;性状;整齐度;超稀植;品种


大豆昆虫传粉研究初探
《大豆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大豆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蜜蜂和苜蓿切叶蜂做为传粉昆虫,在网室内为大豆传粉。结果表明,不论是蜜蜂还是苜蓿切叶蜂,都是大豆传粉有效昆虫,利用它们传粉,都可使不育株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得到显著提高。在网室内,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果要好于蜜蜂。
关键词: 大豆;昆虫传粉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雪峰的选育、栽培技术及开发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优质、多抗、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雪峰(吉粳70),于1997年育成并通过审定。雪峰具有稻米品质优良、抗寒性强、产量较高的特点。
关键词: 新品种;雪峰;选育;优质米;栽培技术


选育水稻多优集成新品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理想株型、丰产、优质、抗病、抗冷性较好的青系96 为母本与籼粳交中间类型的丰产抗病BG902 杂交,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和地理远缘优势把高产、优质、抗病、抗冷聚集在一起,在其F3 不稳定株系中选择高产、优质、多抗株系再与株型好、丰产、优质、抗冷的下北杂交,经过多代系统选育、特性鉴定和中间试验的综合育种技术,多学科协作,育成了集高产、优质、抗病、抗冷和广泛适应性于一体的多优集成新品种超产1 号,这是我省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
关键词: 超产1号 理想株型 杂种优势利用 综合育种技术 多优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