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桦甸市公吉乡1998年玉米高产经验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1998年在桦甸市公吉乡公郎头村,采取玉米高密度化控栽培技术措施,创造了公顷产14337kg的高产纪录。这一产量水平比一般生产田玉米78285kg/hm2,增产玉米65085kg/hm2,增产831%。公顷纯收入增加45418元。
关键词: 玉米;高密度;化控栽培;高产经验


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浅析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入手,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困难的5 个基本原因:一是农业、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公益性;二是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周期长、受限制因素多、可控性差、地域性强等自身特点;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四是农业科技成果用户的素质与水平;五是来自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国家的有关因素。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作者分析以前农业科技成果专利申请与实施的问题,除成果研制者、成果所有权人的主观原因,也有诸多的社会不利因素。为此,提出四点建议:①对获得专利的农业科技成果予以优惠政策;地方性法规更要充分考虑成果权人的权益;科技合作、开发中充分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作用;科技评估中应纳入科技发明这一衡量指标。②鉴于专利实施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强化协调作用。③提高科学研究的起点水平,以立项查新,特别是专利查新来做好立项把关。④加强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有关人员,建成一支懂管理、懂法律、懂现代知识的科技管理队伍。


相对湿度对复苏后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存活及化蛹的影响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 》 1998 CSCD
摘要: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复苏后至化蛹阶段在20%~100%的相对湿度环境中,幼虫体重均有所下降,不同相对湿度下幼虫体重下降幅度差异显著,低湿条件下虫体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虫体重下降趋于稳定,其幼虫死亡率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玉米螟越冬幼虫在较低的相对湿度条件下不能化蛹,在较高的相对湿度80%~100%条件下可通过咀嚼潮湿的化蛹纸以获得一定的水分而化蛹,但最大化蛹率仅为10%。
吉林省西部机播保苗综合增产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两套适合吉林省西部半干旱中、低产田抗旱保全苗夺高产的耕种方法,即机播重镇压抗旱保苗耕种法、玉米留茬覆盖条带深松耕种法,并提出了相应配套的增产技术,对两种耕种方法的增产机理及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玉米留茬覆盖条带深松耕种法所形成的虚实并存体系创造了良好的耕层构造,两种耕种方法均达到了提墒、保墒、保全苗、壮苗并夺高产的目的,配施钾肥、硅肥则达到了增强抗伏旱、秋旱能力及防止早衰的目的,使玉米单产分别提高11.12%~16.99%,10.98%~17.47%,建议在半干旱中低产地区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留茬覆盖,条带深松,机播,保苗,增产


磁场对白僵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质菌株能获得最佳产品和防治效果。长期以来,研究菌种退化问题,从不同途径和处理方法提高产孢量。宋明芝(1976)用钴_(60)和化学药剂处理白僵菌株;张爱文(1991)紫外线诱变选育等,都获得优质菌株,但随转代递增退化严重。为此,本着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原则,应用磁场处理白僵菌株达到加快菌丝生长,提高产孢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