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从大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农艺性状定位等3 个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玉米粮饲兼用技术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1991-1997年,在吉林省东、中、西3个不同气候区域,对当地主推 品种进行了不同收获时期拉量测定、营养在分分析和秸秆青质量比较.东部地区于9月15日左右收割、中、西部地区于9月23-27日收割,与当地农户正常时间收割相比,其子实减产2.58%-3.96%,但秸秆干物质增加了7.10-12.51%,干物质总产量提高了0.67-3.82%,粗蛋白总产量6.85-13.15%,而且茎叶绿色成分含量提


吉林省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存在的质量差、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提出4个观念的转变,树立6个技术观点,建立3个技术体系,使玉米生产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玉米生产;质量;生产成本;效益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Ⅰ.地理分布、化学品质性状及在育种中的利用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特点、生态环境、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其组成在大豆育种程序中利用的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利用和开发我国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野生大豆;地理分布;化学品质;种间杂交


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少耕法研究报告 Ⅱ.少耕有效年限试验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在公主岭黑土同一地块连续13a实行少耕法,其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对玉米产量未见不良影响,不仅没有减产,还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杂草群落变化较大,值得重视。实行少耕,节省多项作业次数,减少大量能源和机耕费,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玉米;少耕法;有效年限;产量


黑土地区水稻旱育苗床土调酸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9种供试土样的pH值、土壤盐碱性的电导率和酸中和容量的综合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选用黑土和草甸土作苗床土较好,床土pH值较适宜的范围为390~424,同时,明确了对缓冲性较好的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进行床土调酸时适宜用酸量的计算方法^y=0.0367+0.0388x,旨在为水稻旱育苗床土调酸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床土调酸;酸中和容量;秧苗素质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哈士蟆产业化
《吉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我省长白山区生态环境、哈士蟆资源和市场导向以及养殖、加工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哈士蟆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逐步实现哈士蟆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哈士蟆;产业化;集约化养殖;产品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