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羊肉酱产品的加工技术

食品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羊肉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报道了羊肉酱的加工工艺和产品配方,为羊肉的深加工探讨一条新的加工途径。

关键词: 羊肉 羊肉酱 加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肌肉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d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雄性哈萨克羊肌肉LPL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6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2日龄时LPL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1)。新疆细毛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低,30日龄时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又逐渐上升;3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0日龄差异显著(P<0.05);6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LPL基因2~60日龄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P<0.05);新疆细毛羊IMF含量与LPL基因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细毛羊和哈萨克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早期,哈萨克羊随日龄的增加其IMF上升,新疆细毛羊在各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LPL基因在哈萨克羊生长早期对其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负调控作用,而对新疆细毛羊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绵羊 肌内脂肪 脂蛋白脂酶 荧光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肌肉中FAS基因和HSL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英文)

遗传学报 2007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共54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日龄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FAS基因mRNA水平在哈萨克羊肌肉中初生时最高(P<0.05),然后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新疆细毛羊肌肉中,FAS mRNA水平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发育模式,其中6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其余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HSL基因在2品种绵羊肌肉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类似,在哈萨克羊肌肉中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初生时的水平显著高于60~90日龄(P<0.05);在新疆细毛羊中30日龄时达到最高(P<0.01),到60日龄时下降到最低(P<0.05),随后保持这种低表达水平。3)FAS和HSL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与哈萨克羊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85(P=0.02),r=-0.423(P=0.05);在哈萨克羊中两基因表达量水平比值(FAS:HSL)与IMF呈极显著负相关r=-0.552(P=0.01)。在新疆细毛羊中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比值均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

关键词: 绵羊 肌内脂肪 脂肪酸合成酶 激素敏感脂肪酶 荧光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拉玛依全生长季沙棘造林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通过全生长季沙棘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采用设施造林技术,形成沙棘育苗、营林技术体系,同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对以前的全生长育苗造林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借鉴、汇总,并应用于实践中,形成干旱区全生长季沙棘育苗和造林理论。

关键词: 全生长季 沙棘 造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生产特点与产业发展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2007

摘要:棉花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新疆棉花素以色泽白、品质高而享誉国内外,发展棉花生产是新疆“一黑一白”战略和兵团“白、绿、红”工程的必然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的营养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米在我国起源于黄河流域,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干旱、耐贫瘠、耐储存等优点,是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小杂粮,它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还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黄色素、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对小米在食品、医药和化工行业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小米 食品 黄色素 膳食纤维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新疆随着兵团棉花精量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用种量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引进的杂交棉品种标杂A1在产量、效益上都明显高于本地主栽品种,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新疆兵团杂交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陆地棉 杂交种 育种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根剂浸根对扶芳藤试管苗移栽的影响

林业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扶芳藤(Evonymus fortunei)试管苗的移栽是扶芳藤组培快繁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移栽成活率低,成活植株生长状况欠佳。试验在考虑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促根剂溶液浸蘸扶芳藤试管苗根部后再移栽,明显地提高了移栽成活率,促进了植株的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色基质法定量测定质粒DNA中的细菌内毒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探讨使用显色基质法定量测定质粒DNA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质粒DNA溶液经2倍稀释,对内毒素检测不存在干扰作用,用显色基质法可以定量测定质粒DNA中内毒素含量。显色基质法与家兔热源法比较,有敏捷、快速、定量、稳定可行的优点,其测定结果同家兔热源法结果一致。

关键词: 质粒DNA 显色基质鲎试剂法 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MPR-IB基因是控制中国美利奴羊排卵率和产羔数的主效基因,由于A746G的点突变而导致绵羊表型的变化,根据BMPR-IB基因的多态性,制备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绵羊BMPR-I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设计6条特异性的探针,用基因芯片点样仪将探针点样到醛基修饰的载玻片上,采集绵羊的血液样本,在芯片反应舱中,检测BMPR-IB基因A746G点突变,设计对应的软件进行判读,分析检测结果,与PCR-RFLP检测结果完全符合,证明制备的寡核苷酸芯片可以并行、准确而高效地检测BMPR-IB基因的多态性,能够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多胎绵羊的一种合适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 寡核苷酸芯片 BMPR-IB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中国美利奴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