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树形和叶幕形及花穗整形方式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树形和叶幕形及花穗整形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花穗整形修剪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核白鸡心'为研究对象,架式选用单臂篱架,树形为扇形配合水平叶幕、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分别在盛花期、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和尖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在果实采收期进行取样,测定单穗质量、果穗纵径、果穗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结果]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果实成熟后果穗呈圆柱状,果穗紧密度好.在盛花期和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或尖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无核白鸡心'的单穗质量和穗长均显著降低,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显著增加,且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植株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扇形配合水平叶幕植株.同一树形和叶幕形条件下,在坐果期进行花穗修剪后单穗质量、穗长、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盛花期修剪处理.在相同时期,同一树形和叶幕形条件下,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无核白鸡心'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高于花穗尖部去除1/3处理.在坐果期进行花穗修剪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盛花期修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后者.[结论]采用厂字形配合直立叶幕,在坐果期采用基部去除1/3的方式修剪花穗,可显著增加'无核白鸡心'葡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大果穗紧密度.


施用腐植酸改良大庆苏打盐碱土的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用煤炭腐植酸对大庆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应,将腐植酸施用于土壤中,开展玉米田间小区种植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T1)、低量腐植酸(T2)、中量腐植酸(T3)、高量腐植酸(T4)、低化肥与低量腐植酸配施(T5)6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pH和碱化度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减少,T4处理达到最低,相比于CK分别降低了20.9%和41%;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T4处理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升高100%和28%;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相比于CK,T4处理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3.4%、19.3%和18.7%;T5处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23.8%、2倍和42.1%;交换性钙、镁均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多而增多,T4处理达到最高,相比于CK分别升高了10.1%和49.6%。综合可见,煤炭腐植酸能够降低土壤的盐碱特性,同时提高土壤肥力,腐植酸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改良效果表现更加明显。


硒和维生素E组合在畜禽生产上应用
《饲料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硒和维生素E是畜禽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均具有抗氧化的特性.硒和维生素E在畜禽生产中具有相互制约、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文章从硒和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二者在畜禽生产方面的最适添加量.
关键词: 硒;维生素E;繁殖力;免疫力;抗氧化


DayCent模型模拟黑土长期施肥下土壤碳氮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黑土耕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38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等数据,对DayCent模型进行校验和验证,同时,利用试验数据逆向模拟的方法,获取模型最佳的修正系数,分析导致模型模拟偏差的原因,揭示黑土区施肥制度对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氮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DayCent模型验证土壤有机碳时不施肥(CK)、氮肥(N)、二倍量氮肥(N2)、氮磷钾配施(NPK)、有机肥(M)、有机肥+氮肥配施(MN)和有机肥+氮磷钾配施(MNPK)处理的均方根差为7.2%~9.8%,验证全氮时的均方根差为7.1%~10.2%,且模拟评价的相对误差和模拟效率均在很好和较好范围内,说明模型参数组合对以有机肥归还为主的施肥条件下有机碳、全氮动态模拟较好;而验证二倍量有机肥(M2和M2N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均方根差分别为13.2%、12.5%和10.6%、10.4%,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DayCent模型能够基本反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利用38年长期定位试验实测数据逆向分析可知,该试验点有机肥投入下的有机碳周转速率是单施化肥的1.7倍。利用DayCent模型模拟东北黑土区大量有机肥投入时的土壤碳动态变化时,需综合考虑土壤碳氮平衡、激发效应及淋洗迁移等问题,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高估高量有机肥投入下土壤有机碳动态。
关键词: DayCent模型 黑土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碳氮变化


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下寒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密度响应
《东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条件的差异,同时增密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的哈尔滨、兰西、富裕设置了品种和密度的交互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位高、茎粗主要受区域生态条件影响。叶面积指数(LAI)空间比例分布受区域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显著,高产试验点玉米棒三叶以下所占比例最高。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比密度差异对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要大。本试验条件下,哈尔滨和兰西地区调节密度的增产效应明显,适宜密度为75 000株/hm2,富裕地区改良土壤为主要的增产途径。


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多重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究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半干旱地区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及其对主成分的影响,提高大豆新品种选育效率。本文对10个抗线虫大豆品种(系)11个主要农艺性状2018-2019年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变异、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倒伏级,变异系数为82.62%(2018年)和76.20%(2019年),变异系数较小的为生育期,变异系数为1.58(2018年)和1.50(2019年);相关性分析显示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相关性显著,与节数、单株粒重相关虽不显著但正向相关系数较大,与SCN指数和倒伏级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大豆11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86.802%(2018年)和85.254%(2019年),可以反映出大豆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其中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因子载荷最高,对大豆产量贡献最大。综上,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半干旱区选育大豆品种(系)时应注重单株荚数的选择,同时协调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株高、SCN指数和倒伏级等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性状。


光碳核肥在大棚栽培草莓上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光碳核肥的推广应用,以"爱莎"草莓为材料,设T1(施商品有机肥4000 kg·667 m-2,氮磷钾复合肥30 kg·667 m-2)、T2(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6次光碳核肥)、T3(施商品有机肥3000 kg·667 m-2,草莓生长过程中喷施50%T2用量的光碳核肥)、CK(不施肥,喷施清水),调查不同处理下草莓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光合作用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在T3处理条件下,草莓株高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T2处理.T3和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T3处理的气孔导度最大.T2处理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蒸腾速率最大.T3处理的叶面积和SPAD值最高,产量也最高.可见光碳核肥和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茎粗和产量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农业研究 》 2021
摘要: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结合土壤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施肥计划,促使水稻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减小肥料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基于此,本文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述出发,阐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包括控制氮肥施用、调控肥料施用、加强田间管理,以供参考。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应用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 2021
摘要:在畜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黑龙江省牧草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探索,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新技术不断引进的基础上,牧草饲草加工技术也取得相应的进步,这也是未来牧草种植向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牧草种植可以有效改善当地草原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畜牧养殖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文论述牧草种植技术要点及饲草饲料加工技术。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玉米施肥要点
《新农业 》 2021
摘要: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玉米施肥的最终目的是给玉米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营养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光温资源、水资源等,从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本文阐述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玉米施肥要点,以期为三江平原玉米科学施肥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产量;玉米;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