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发芽糙米糖蛋白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能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蛋白是低聚糖链与蛋白质通过共价键作用形成的结合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功能。多种天然的动植物来源的糖蛋白已得到应用,然而,发芽糙米中的糖蛋白因结构与功能未知而未得到充分利用。本试验以发芽糙米为原料,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DEAE-Cellucose 52和Sepadex G-200纯化收集不同糖蛋白峰,并对各峰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3个糖蛋白峰,分别命名为WEG、SEG-1和SEG-2,具有典型的糖蛋白结构,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具备一定的还原能力,然而,其弱于抗坏血酸。

关键词: 发芽糙米 糖蛋白 提取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抗霉菌毒素饲料添加剂的创制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米品牌的打造与稻米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随着肉、蛋、鱼等副食消费量的增加,我国人均大米消费量呈减少趋势.差异显著的高中低消费市场,使大米与烟、酒、茶一样,成为销售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特殊商品.本文研究介绍了我国食物消费变化和大米品牌发展历程,以及好大米的影响因素和大米品牌打造要点.要提升大米销售价格和经营效益,一是加工企业应重视产地环境,与当地政府一起共同打造产地品牌;二是针对"基地到餐桌"各环节采取综合措施,重视消费者可鉴别的市场标准及内在质量生产好大米,并注册商标打造企业品牌;三是各类安全大米、营养大米和功能大米等,应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标准基础上打造特色品牌.提出了我国稻米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层面计划生产稻谷、建设"水旱转换田"和扩大优质粳稻米出口,对减少陈米损失和促进稻米产业发展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水稻;大米品牌;市场标准;消费市场;水旱转换田;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分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以连作为主,一年一熟制的区域地理特征及该区域水稻主要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即棚盘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的特点,提出了我省的水稻生产模式、技术流程、技术规范,总结出我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路线,给出了水稻生产小型农场机具配套方案示例,此模式可为水稻种植户在水稻生产上进行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 全程机械化 生产模式 技术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种肉牛快速扩繁技术措施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通过采用犊牛早期断奶、幼龄犊牛经激素诱导、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作为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综合了激素诱导和体外受精技术,不仅解决了在生产实践中成年母牛激素诱导获得卵母细胞较低的问题,同时也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快良种牛的培育进程,缩短世代间隔,促进肉牛良种产业化和提高经济效益,为肉牛新品种培育及繁殖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犊牛 早期断奶 激素诱导 活体采卵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x基因缺失遗传效应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x基因缺失效应是小麦淀粉特性改良的遗传基础,可用于强筋小麦淀粉特性改良。本文对wx基因缺失效应在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进行了探讨,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wx基因 缺失遗传效应 强筋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新农民 2021

摘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不 断发展,水稻生产的稳定发展,稻米生产已经由追求产量上 升为追求品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 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对健康生活的期望日益升高,人们 对生态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关注日益密切。本文就水稻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展开详细探究。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绿色防控 技术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小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农民致富之友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胚蛋给养技术研究进展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

摘要:胚蛋给养技术是通过向禽胚内注射营养素的方式影响胚胎发育,进而提高家禽繁殖性能以促进生产。文章综合我国胚胎给养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当前补充营养素的发展状况及探讨胚蛋注射操作技术中有关注射部位和时间、开窗及封口、消毒及温度等条件,为胚蛋给养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胚蛋给养 胚蛋注射 氨基酸 胚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促进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应用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牡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4年以自选系20y112为母本、20y19-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适合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20200044)。该品种属第一积温带机收类型,全生育期需≥10℃积温2 700℃,具有耐密、优质、脱水快等特点,在黑龙江省春播生育期为122 d,比对照益农玉10号早2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上限及其他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 牡单19 机收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