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Gsb-2的ISSR分子标记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危害我国甜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抗蔓枯病种质资源PI 157082与感病的甜瓜自交系白皮脆为亲本,建立了抗感F2代群体,对亲本、F1及134个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蔓枯病接种鉴定。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立抗感基因池,以抗感基因池为模板,对72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共有3条引物在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用双亲、F1和F2代抗感单株对这3条引物进一步验证,其中引物ISSR-57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抗性基因Gsb-2表现连锁关系,该多态性片段大小为560 bp,与Gsb-2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1.3 cM,定名为ISSR-57560。ISSR-PCR扩增体系稳定、重复性好,ISSR-57560可以作为甜瓜抗蔓枯病辅助选择的备选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筛选耐盐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6个NaCl浓度(0(ck)、50、100、150、200和300 mmol/L)处理,对比了新疆南疆棉花生产中7个陆地棉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势、发芽率、吸水速率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的差别,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不同棉花品种的种子吸水量逐渐减少,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盐害率逐渐增加。7个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势、发芽率、吸水速率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存在较大差别。【结论】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供试7个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顺序为:中棉43号>军棉1号>新陆中20号>中棉49号>中棉35号>新陆中21号>豫棉17号。
关键词: NaCl 棉花 相对发芽势 相对发芽率 细胞质膜稳定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嗪和吡虫啉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噻虫嗪和吡虫啉是具有触杀、内吸和胃毒活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植食性害虫效果显著,近年来已成为新农药创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是国际公认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以成、幼虫取食茄科植物茎叶、花蕾和叶芽等部位。一般田块减产30%~50%,严重地块达90%以上。目前,我国马铃薯甲虫仅在新疆马铃薯种植区发生,但对其周边省份马铃薯生产构成威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糠栽培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摸清菌糠在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菌糠、炉渣、河沙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印第安"的种植试验,研究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番茄的株高平均日增长1.0cm以上,定植后90d株高均达100cm左右,茎粗达1.0cm左右,株幅达50cm以上,果穗达4穗,定植后140d测得植株总鲜重都在200g左右,干重30~40g之间,干鲜比16.21%~17.86%,根冠比10.14%~12.93%,各生长发育性状处理间差异不大。说明以菌糠为主的3个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均能满足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压滴灌技术在棉花、小麦上应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经济学评价方法,通过对加压滴灌棉花和小麦生产和管理运行成本、单位面积产值、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并与常规地面灌棉花和小麦进行对比分析,为加压滴灌在粮食作物上的进一步扩大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加压滴灌棉花纯效益每公顷为10859.1元,成本纯收益率为64.82%,与常规灌溉棉花生产相比,成本纯收益率略有下降,但每公顷纯收益增加24.9%。加压滴灌春小麦每公顷纯效益为4120.2元,成本纯收益率为46.66%。与常规灌溉春小麦生产相比,成本纯收益率提高了1.65%,每公顷纯收益增加34.1%。
关键词: 滴灌 棉花 小麦 经济学评价 常规灌 纯收益 成本纯收益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首次发现水稻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稻水象甲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新疆水稻种植区科学监测和防控稻水象甲提供参考。【方法】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文献报道,明确目前稻水象甲发生、分布和危害,描述其形态特征,介绍国内外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成果,提出防治策略和措施。【结果】截止目前该害虫发生涉及伊犁河谷地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8个乡镇场,发生面积0.397×104hm2(5.95万亩)。在发生区稻田稻水象甲幼虫平均发生量3头/穴,最高达20头/穴;成虫平均发生量3.7头/m2。该虫危害造成产量损失约为5%,严重者可达25%以上。【结论】以国内外稻水象甲主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稻水象甲入侵初期的特征和新疆水稻的生产实际,初步提出封锁和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欧洲李雌雄蕊形态发育过程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巩留两地野生欧洲李为试验材料,通过花芽石蜡切片对其雌雄蕊形态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在雌蕊原基和雄蕊原基的基础上完成性器官的分化,形成雌雄蕊。野生欧洲李柱头为湿柱头,具有乳突状突起。花柱实心型,由表皮、薄壁组织、花柱通道组成。子房1室,随着子房室变大,子房壁逐渐增厚,胚珠原基细胞不断分裂,发育出珠心、珠柄、珠被、珠孔、合点等。横生胚珠,双珠被,边缘胎座。花药有4个花粉囊,分成左右两半,中间由药隔相连。该分化过程从3月初持续至4月中下旬,雌雄蕊完成分化后进入花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甜瓜(Cucumis melo L.)白粉病抗性育种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育具有白粉病抗性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方法】以1个肉质松脆、高感白粉病的新疆甜瓜品种与高抗白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进行杂交,采用植株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经回交和自交,转育肉质松脆、高抗白粉病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结果】选育出个3高抗白粉病新疆甜瓜类型纯系材料。【结论】利用引进抗性资源进行新疆甜瓜白粉病抗性转育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