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牙鲆efhd2和tbc1d25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分子水平解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淋巴囊肿病的机理,本研究克隆牙鲆淋巴囊肿抗病免疫相关基因efhd2和tbc1d25的c DNA全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efhd2和tbc1d25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efhd2基因c DNA全长为52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tbc1d25基因c DNA全长为3173 bp,ORF长为2601 bp,编码866个氨基酸.定量结果显示,efhd2和tbc1d2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efhd2在出膜仔鱼期表达量最高,而tbc1d25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在所研究的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中,efhd2和tbc1d25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病个体的血液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患病个体(P<0.05).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efhd2和tbc1d25基因功能和解析牙鲆淋巴囊肿抗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渔场荒漠化:评价、原因与治理
《农业经济问题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近海渔汛消失甚至无鱼可捕等渔场荒漠化成为社会焦点.本文在构建渔业资源衰退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渔场荒漠化现状,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理方向.研究表明:(1)捕捞产量与增量是渔业资源状态的关键,当产量大于增量时渔场呈荒漠化趋势;(2) 1978-2016年,近海渔场荒漠化趋势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近海捕捞量大于可捕量约59%;(3)捕捞强度和生境破坏是渔场荒漠化的主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现有治理政策依赖行政和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不能激发捕捞主体维护资源的集体行动和消除渔民竞争性捕捞的囚徒困境;(4)应从产权、渔民与社区视角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对现有唯利维坦式治理政策形成有益补充,从而扩大渔业资源增量和降低捕捞量.
关键词: 近海捕捞 渔场荒漠化 渔业政策 囚徒困境 集体行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土池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科学养鱼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南美白对虾因其具有生长快、耐高温、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盐度能力广等优点,1999年以来迅速在我国掀起养殖高潮,同时也成了北方天津地区土池淡水养殖的主养品种.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经过渔业管理和科技推广部门20年来的共同努力,从品种引进到技术示范推广,从技术集成到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养殖技术成熟度处于较高水平,且在技术及产业规划层面也保持着比较好的发展优势,成为全市渔业经济持续发展、稳定渔民养殖收益的关键.本次调研以土池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个体户为主,通过对这些调研样本进行分析,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星点东方纯胚胎发育的观察
《海洋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星点东方纯(Takifgu niphobles)作为海水鱼遗传生物学和鱼类行为学研究实验动物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北戴河海域自然成熟的星点东方纯亲鱼,经人工催产授精,受精卵在水温20.0 ~21.0℃条件下,于300 L玻璃钢水槽循环水中孵化.参考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青鳉(Oryzias layioes)和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胚胎发育分期形态指标,按分裂球数目、大小,胚盘形状、延展、下包,神经系统发育,体节数目,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发育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不同发育阶段,记录了星点东方纯完整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星点东方纯受精卵卵径约为756~863μm,胚胎发育可分为33期,主要分期与对应时间点为:2细胞期:受精后1 h 40 min;囊胚期:受精后8 h6min;原肠期:受精后13 h 48 min;心脏原基期:受精后58h 45 min;孵化期:受精后99 h 31 min;初孵仔鱼期:受精后108 h 31 min.值得注意的是,在32细胞期,观察到了与青鳉相同的边缘细胞和部分水平分裂.本实验中的星点东方纯卵径在东方纯属鱼中是最小的,也明显小于日本的星点东方鲀.本研究星点东方纯胚胎发育不仅快于暗纹东方纯和红鳍东方纯(Takifgu rubripes),而且大大快于日本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定常行星波对于热带外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往对于准定常行星波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纬度或多纬度平均的纬向波动进行分析,因此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尚不清楚.利用经典的Rossby波的频散关系,对传统定常波的水平全波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纬向和经向波数进行分离,得到了描述准定常行星波运动学特征的纬向和经向特征波数,从理论上给出了准定常行星波空间尺度的动力约束条件,进而对北半球行星波动的经向结构及特征空间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尺度以1波为主,表明准定常行星波的经向结构多为偶极子型;而纬向波数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表明大尺度的准定常波可以在高纬度传播,而较小尺度的准定常波只能在较低纬度传播.进一步利用大气环流观测资料分析冬季不同纬度间准定常行星波(纬向1~3波)的位相关系,发现不同纬度间的准定常行星波以反位相关系为主,且行星波的经向活动区域随着纬向波数的减小而向极地延伸.观测得到的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纬向和经向结构特征,与理论推导的纬向和经向特征波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对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长蛸不同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标记辅助育种的要求,利用高通量PE150测序技术首次开展了长蛸五个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并用Newbler等软件进行转录本的组装以及转录本的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共获得了共获得268227814条reads,总碱基数为273451253bp,共得到个基因,平均基因长度为795bp,N50为1236bp,最大基因长度为18893bp,最小的基因长度为201bp,结果有82295条unigene注释到GO,32725个unigene注释到KEGG数据库,52035个unigene注释到SwissProt数据库,共鉴定出57685个具有完整的ORF的全长cDNA序列.鉴定出136009个微卫星和138417个SNP位点,这为深入开展长蛸分子标记辅助的遗传育种、种群遗传学和资源评估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标记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渔业发展状况及中泰渔业合作潜力探讨
《淡水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合作是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举措,泰国是连通"一带"和"一路"的交汇点,在我国与东盟合作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泰国渔业产业格局由最初的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逐渐发展为水产养殖与捕捞并驾齐驱的态势.其国内渔业和水产养殖由渔业局(DOF)负责管理,渔业科技水平较高,渔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较为完善.现行渔业管理体制包括 《渔业法案》 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检验项目,对虾养殖须遵守 《优质对虾生产行为守则》(CoC)及 《良好水产养殖操作行为守则》(GAP).根据中泰渔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需求,提出加强政府部门顶层设计、 构建"项目-人才-平台-基地"科技合作模式及人才支撑体系及构建中泰渔业科技合作项目等建议,旨在为中泰渔业合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2017年11月下旬至2018年5月上旬在渤海湾养殖的条斑紫菜进行整个生长周期(1月中旬-3月中旬结冰期除外)的取样调查,并对其生长的海域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头茬紫菜的生长状况与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证实,条斑紫菜适宜在渤海湾海域生长,水温、盐度、pH和亚硝酸盐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如若在该海域环境条件适宜时及时张挂网帘,其生长期可延长至5个月左右.调查还发现,如何渡过冬季结冰期是该海域条斑紫菜养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亦提出两种方案,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鉴定、分离及纯化
《水生生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高比例精原干细胞,开展了不同月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研究.采用组合酶消化法制备不同月龄的精巢单细胞悬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殖细胞特异基因vasa免疫荧光鉴别精原干细胞,Percoll不连续梯度(10%、30%和50%)纯化精原干细胞.结果显示:14月龄雄鱼精巢生殖细胞主要为A型精原细胞,精原干细胞占比极显著性地高于22月龄(P<0.05).纯化后精原干细胞主要分布在10%—30%Percoll梯度带中,14月龄雄鱼生殖细胞主要分布在此层,且纯化后精原干细胞占比远高于纯化前以及22月龄纯化前后.结果表明,14月龄更适用组合酶消化分离,并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高比例的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带一路"国家渔业科技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
《世界农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渔业国家之一,渔业的发展为全球食物供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在渔业资源和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推进区域间渔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将促使中国渔业产业充分利用国际渔业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提高水产品和渔业装备、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渔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模式升级.本研究对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32家渔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一带一路"渔业国际科技合作对象以研究院所为主体,与泰国合作的机构数量最多,其他依次为俄罗斯和新加坡,合作形式以共建研究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技术引进和援外培训为主."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技术转移的政策基本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合作难度适中,取得的技术水平较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最为成熟,在种质、水产养殖技术、资源等领域具有稳定的合作项目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种质资源、水产健康养殖和渔业装备是今后5年内亟须进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领域.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渔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