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06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BVDV感染能够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持续感染、免疫耐受、繁殖障碍、血小板减少与出血综合征等。由于其病原的复杂性,给该病的控制及疫苗研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对其免疫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病原的基本免疫学特征、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同时也在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方面做了研究,这些都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持续感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耐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工程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根据文献研究结果,系统地综述了染色体工程技术、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细胞培养与无性系筛选、组织培养与体系胞杂交等细胞工程技术,在国内外农作物育种上开发应用后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这些新成果的产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作用。预测并展望了细胞工程技术在未来农作物育种中的开发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下滴灌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节水灌溉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0团在棉花上应用地下滴灌的实践,以膜下滴灌棉花为对照,研究分析了地下滴灌对新疆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认为地下滴灌条件下的棉花生育期有所提前、株高较低、铃数较多、叶面积系数较大、根冠比较大、根系发达并有两个根系层,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比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打顶对激素的影响与养分吸收变化
《干旱区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棉花打顶后倒四叶内源激素和养分的关系表明:棉花打顶后,植株叶片的激素平衡关系被破坏,ABA/IAA和ABA/CTK比值上升,CTK含量下降。比值的变化降低了叶片中N和P的含量,但对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降低了茎中N的含量,但对P和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增加了生殖器官中的N,但对P,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涂抹NAA能使叶片和茎中N下降的幅度缓解或加强。打顶对叶片的衰老影响最为明显。它将使棉株整体(尤其是营养器官)由正常生长向衰老方向转化,叶片内氮素营养减少,叶绿素含量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18号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性与后臀发育关系的研究
《遗传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绵羊1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可能与Callipyge基因连锁和有关的10个高度多态微卫星基因座(ILSTS54、TGLA337、HH47、TGLA122、BP33、OB2、BM3413、MCM38、MCMA26和CSSM18),分别对Dorset和Suffolk两个肉羊群体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同一微卫星基因座在Suffolk与Dorset群体间的群体遗传参数以及对同一性状的影响情况明显不同。Dorset群体中,等位基因个数为8~16个,杂合度为0.8370~0.9252,多态信息含量为0.8221~0.9167;而在Suffolk群体中相应参数分别为5~10,0.7603~0.8913与0.7176~0.8809。对1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臀宽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在Dorset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BM3413、MCMA26和CSSM18对臀宽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7个微卫星对后臀宽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Suffolk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TGLA122、BM3413、MCM38和CSSM18对绵羊臀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0.01),其余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臀宽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导致新疆肉羊群体后臀肌过度发育可能是其他基因或QTL的作用。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标记 Callipyge基因 后臀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算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讯 》 2006
摘要: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作为一种自适应启发式概率性迭代式全局搜索算法,具有不依赖于问题模型的特性、全局最优性、隐含并行性、高效性、解决不同非线性问题的鲁棒性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模糊人工神经和工程优化等设计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GA的基本原理,即搜索的基本过程;随后总结了GA与传统算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第三部分则分别综述了GA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主要使用的模型、设计和执行策略,以及使用GA与其他算法相互结合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作者对GA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干草在断奶初期荷斯坦公犊瘤胃内动态降解规律的研究
《中国奶牛 》 2006
摘要:选用3头三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70∶30、60∶40和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下苜蓿干草的DM、CP以及NDF在断奶初期公犊瘤胃内的动态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0∶40日粮时,其CP的消失率和降解参数明显低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其DM和NDF的消失率和降解参数明显高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