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基因组选择育种探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 GS)促进了优良基因型的快速选择,缩短了育种周期。本研究回顾和讨论了GS和基因组预测(genomic prediction, GP)在育种进程中的历史、原理和基础,以及GP模型的优缺点和统计复杂性,包括基因组中基因型-环境(G-E)互作。通过育种实例解析了作物育种中GS和GP应用已显示出明显的遗传增益。为了加快G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同时降低品系和杂交种的开发成本,本研究指出了将GS与高通量表型(high-throughput phenotype, HTP)相结合用于植物育种的早期世代测试。此外,本研究对GS在基因库种质资源改良和预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基于GP的预测结果,GS可加速基因库材料优异基因源高效利用的观点。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作物育种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及产业发展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春麦区是中国强筋小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化进展较大:创建的强筋小麦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东北春小麦育种之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使当地小麦主导(栽)品种实现了强筋化;创建的强筋小麦基因库和多赢产业化模式,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与物质保障.本文总结了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进展,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未来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东北春麦区乃至中国强筋小麦育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产业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由放线菌目链霉菌属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土传兼种传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马铃薯种植区,不仅影响马铃薯的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严重时还会导致马铃薯出苗延迟甚至引起幼苗死亡,造成产量下降,给马铃薯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全球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第四大病害。2015年我国确立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种植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商品薯、加工原料薯和种薯的生产,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对马铃薯疮痂病症状、发病因素、传播规律、致病机理、分类方法以及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发生情况、种类及分布进行归纳,并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致病机理 鉴定方法 种类分布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新品种'绥糯1'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绥糯1’是以自选自交系SLN1为母本,糯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29.5 cm,穗位高103.2 cm,成株可见14片叶。果穗锥形,穗轴白色,穗长18.1 cm,穗粗5.0 cm,穗行数14~16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质量39.1 g。平均产量14 853 kg·hm-2,比对照增产5.04%。适口性好,果穗大小均匀,抗病和抗倒伏性强,适应性广,鲜果穗收获后秸秆可作青贮。适宜在黑龙江省第1至第3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300℃以上区域作为鲜食玉米种植。

关键词: 糯玉米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及转谷氨酰胺酶对糖基化燕麦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燕麦蛋白及其乳糖糖基化燕麦蛋白进行热诱导和转谷氨酰胺酶诱导凝胶改性,探究2种不同诱导方式对燕麦蛋白及其糖基化产物凝胶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燕麦蛋白热诱导凝胶相比,其他3种燕麦蛋白凝胶的弹性、硬度和持水性均显著提高(P<0.05);酶诱导凝胶的质构性质(弹性、硬度、胶黏性)与持水性优于热诱导凝胶;糖基化改性蛋白凝胶的质构性质与持水性显著高于未糖基化改性蛋白凝胶(P<0.05).酶诱导蛋白凝胶的表面疏水性分别高于两种热诱导蛋白凝胶;而糖基化改性蛋白凝胶的表面疏水性分别低于未糖基化改性蛋白凝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微观结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转谷氨酰胺酶能引起燕麦蛋白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而形成大分子质量的交联产物,转谷氨酰胺酶诱导的燕麦蛋白凝胶具有更为致密的微观三维网络结构.研究表明,与热处理相比,转谷氨酰胺酶更能诱导燕麦蛋白及糖基化产物形成良好的凝胶,为燕麦粉的多元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燕麦蛋白 糖基化 热处理 转谷氨酰胺酶 凝胶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的优化及抗源筛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萎病菌株中有7株产孢效率高,从中选取4种不同培养性状的菌株用于接种,最佳接种浓度为106个孢子/mL及以上,其中菌株"2015-61"致病力最强,接种浓度105个孢子/mL的致病结果与其他菌株最佳浓度的接种结果相当,提高了试验整体效率;接种方法以无底钵伤根法为最佳,最适接种苗龄为3~4片真叶期,浸根时间为10 min.利用此抗性鉴定方法从50份不同来源茄子资源中筛选出免疫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耐病品种12份.该优化接种技术的发病情况与田间病圃结果基本一致,较准确地反映了茄子资源对黄萎病的真实抗性.[结论]茄子黄萎病苗期最佳接种技术的确立以及抗黄萎病资源的筛选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接种方法;无底钵伤根法;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效率及玉米生产主体效率实证分析

玉米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干旱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市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面板数据及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选择DEA方法的投入导向BCC模型,测算黑龙江省近10年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生产主体效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最高、干旱半干旱区最差.2010~2019年黑龙江粮食生产整体实现了1%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玉米生产者综合效率以规模66.7~667 hm2最高;组织形式以合作社为种植主体的综合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农户.

关键词: 玉米 生产效率 生产主体效率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三江平原覆盖作物种植效果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土壤紧实度、冬前生物量、根系性状、植株氮累积量等为指标对供试12种覆盖作物(豆科:紫花苜蓿、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箭筈豌豆;非豆科:苏丹草、青萝卜、Nitro radish、甘蓝型油菜、羽衣甘蓝、菊苣)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的种植效果及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种覆盖作物在试验播期均能正常生长,不同覆盖作物与对照相比均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其中青萝卜、Nitro radish和苏丹草土壤紧实度下降最显著,分别较对照下降了 47.1%、43.4%和33.4%;覆盖作物群体冬前鲜生物量为3.38~13.98 kg·m-2,干生物量为0.78~2.43 kg·m-2,非豆科覆盖作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豆科覆盖作物;覆盖作物的群体根系体积以萝卜、油菜、菊苣较大,尤其Nitro radish的根体积高达4018.5 cm3·m-2,苏丹草的根系横向延展范围最宽;豆科覆盖作物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非豆科覆盖作物,能提供更多易分解的有机物质;覆盖作物总氮积累量为18.72~53.09 g·m-2,其中,羽衣甘蓝和菊苣的氮积累量最高,且生物量相对较大,有利于氮的积累和固定.在三江平原地区根据主栽作物的类型与冠层结构,选择豆科的三叶草、苕子、紫花苜蓿和非豆科的萝卜、羽衣甘蓝、苏丹草作为覆盖作物进行行间或行内混播的种植方式,可以在调控土壤结构的同时促进养分循环,有利于三江平原黑土地力的提升.

关键词: 三江平原 覆盖作物 土壤紧实度 生物量 根系性状 氮累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碱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大豆生长中的功能验证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能在盐碱土中生存并对植物有促生作用的高效溶磷菌,从生长于盐碱土的苜蓿根际土中筛选得到98株溶磷菌,选出3个溶有机磷量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溶磷功能验证。结果表明,细菌Y7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溶有机磷量为456.35 mg/L;细菌Y31属于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溶有机磷量为400.44 mg/L;细菌W5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溶有机磷量为128.63 mg/L。这3个菌株具有一定的促生功能和耐盐碱性,其中Y7和W5具有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Y31具有植酸酶appA基因。分别将这3个溶磷菌株施入缺磷的盆栽盐碱土中,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均得到提高,说明溶磷菌能够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供大豆生长并对大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这3个菌株可以通过分泌碱性磷酸酶或植酸酶来溶解难溶性磷供大豆生长且溶磷量较高,可以缓解盐碱胁迫对大豆的危害,有效促进大豆生长。

关键词: 耐盐碱 溶磷菌 碱性磷酸酶 植酸酶 大豆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ACSM3基因过表达/敲减质粒的构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脂肪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酰基辅酶A合成酶中链家族成员3(Acyl-CoA medium-chain synthetase3,ACSM3)是脂肪酸代谢第一步反应中的关键酶。为了深入研究ACSM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克隆、测序、双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将ACSM3基因的完整编码区连入pcDNA3.1(+)载体内,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质粒;通过生物合成技术,构建该基因的敲减质粒。然后利用体外培养的猪前体脂肪细胞,检测ACSM3基因的过表达/敲减质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ACSM3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该质粒的过表达效果可一直持续到转染后的第8天。从3条特异性干扰序列中筛选出1条具有显著敲减效果的序列,敲减作用可持续到转染后的第2天。本研究所构建的过表达/敲减质粒,可为后续的ACSM3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ACSM3基因 脂肪细胞 过表达 敲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