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豌豆越冬露地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甜脆3号的种植效益,加速其推广。[方法]以甜脆3号为材料,通过播期、种植密度、基肥用量、追肥种类等试验,研究上海地区甜豌豆露地越冬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甜脆3号的鲜荚产量呈先上升后急剧下降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基肥用量为有机肥6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时,甜脆3号的鲜荚产量达15 181.50 kg/hm2。在花荚期增施钾肥可以明显减少落花落荚,增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豆荚的商品性。使用防虫网可有效减轻蚜虫和夜蛾类虫害的危害。[结论]上海地区甜豌豆的最佳播期是11月上中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基肥用量以有机肥6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为宜,追肥以氮、钾肥配施为佳。


露地和大棚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蔬菜作物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露地条件与设施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蔬菜作物上消解动态差异。【方法】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露地条件和大棚条件下1.8%阿维菌素乳油制剂在西兰花和甘蓝上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按推荐使用剂量(4000×)、2倍推荐使用剂量(2000×)、4倍推荐使用剂量(1000×)使用后,露地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西兰花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13.89、256.74、785.73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3、1.46和2.16d;在甘蓝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53.04、138.42、353.18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7、1.42和1.77d。大棚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西兰花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33.00、372.27、1060.74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49、5.23和5.33d;在甘蓝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73.70、201.04、502.76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59、4.53和4.43d。【结论】阿维菌素在大棚条件下使用时在蔬菜作物上的起始浓度(C0)均明显大于露地条件的相应值,它们比在露天条件下更难降解,降解半衰期更长。


砂梨ACC合酶cDNA全长克隆及其反义与正义表达载体构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干扰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ACC合酶基因表达的遗传转化载体,利用RACE技术从'早生新水'成熟果实cDNA中克隆了ACC合酶的cDNA,该cDNA全长为1939bp,命名为Pyp-ACS,GenBank登录号为EF566865。Pyp-ACS核苷酸序列含有5′末端非翻译区109bp、148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和3′末端非翻译区342bp(含25bp的Ploy+(A))。Pyp-ACS编码495个氨基酸,与白梨(Pyrus×bretschneideri Rehd.)、西洋梨(Pyrus communisL.)、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梅(Prunus mume Seib.et Zucc.)、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和柿(Diospyros kaki Thunb.)有较高的同源性。该氨基酸序列具备ACC合酶7个保守区和组成该酶活性中心的12个氨基酸残基,即SLSKDMGFPGLR,进一步验证了克隆的正确性。以pYPX145载体为基础,分别将Pyp-ACS编码区序列反向和正向插入相应位点构建反义和正义表达载体,并分别命名为pPyp-ACS(-)和pPyp-ACS(+),目的基因由双35S启动子所控制。分别将这2个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为耐贮藏转基因梨的遗传转化提供载体。


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E.coil,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ETEC产生两类肠毒素,一种是对热敏感的热敏性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另一种是对热不敏感的耐热性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LT不仅是ETEC主要的毒力因子,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黏膜佐剂,它由A、B亚基组成,由于LT A具有毒性作用,限制了LT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应用;而LT B无毒且具有黏膜佐剂活性,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佐剂之一。近年来对LT B的结构、介导的免疫调节分子机制、突变体及其佐剂作用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充分利用LT B的黏膜免疫佐剂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热敏性肠毒素B亚基 免疫机制 免疫原性 佐剂作用


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ORF2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7相对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引物PH1/PH2和PT1/PT2,将PCV2和PRRSV细胞毒按1:1混合,设为模拟样品,采用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同时提取PCV2DNA和PRRSV RNA核酸,利用2对引物进行一步法多重RT-PCR。结果同时得到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60bp(PCV2)和398bp(PRRSV)特异性扩增条带,而对其他5种猪病原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建立的一步法多重RT-PCR方法可检测出10ngPCV2DNA和5ngPRRSV RNA。
关键词: 一步法多重RT-PCR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两株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上海市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两株新城疫病毒(NDV),其MDT分别为51.2 h和50.4 h,ICPI分别为1.850和1.875,均为强毒株。用RT-PCR扩增F基因cDNA片段,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分离株的F基因片段均为1654 bp,编码551个氨基酸,其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但与常见疫苗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78.3%~83.7%。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属于基因Ⅶ型NDV。


法氏囊活性肽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及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法氏囊活性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物质,为了研究其对规模化养猪场猪的免疫促进作用,探索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与剂量。本试验选用100头25日龄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天然与人工合成的法氏囊活性肽与猪瘟疫苗分点同时接种仔猪,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不同剂量法氏囊活性肽处理后对商品猪免疫机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法氏囊活性肽按15mg/mL剂量与猪瘟疫苗分别单独使用,能够提高猪瘟抗体水平,促进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发现不同法氏囊活性肽免疫组均能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