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性测定绿豆籽粒粗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找到一种快速、简单的测定绿豆品质的方法,利用瑞典波通(Perten)公司生产的DA7200二极管阵列近红外光谱仪,以来自我国绿豆主产区的77份绿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结果表明:定标集和检验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2和0.963 1;所建定标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完整绿豆粗蛋白质的分析,可直接用于育种材料选择以及突变体筛选和种质资源的评价等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产量低而不稳,人工间苗除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微垄膜侧沟播技术、简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谷子 微垄膜侧沟播-施肥-简化栽培一体化 轻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1号杂交谷病害防治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6
摘要:井陉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岗坡旱地面积大,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井陉县大力发展林粮间作,2016年,全县推广杂交谷(特早1号)与核桃间作7 500亩,特早1号杂交谷具有管理省工、不用人工间苗、且抗旱节水、早熟高产的特点。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腥黑穗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由于2016年夏季气候多变,降雨较多,而且农户种植时间跨度大,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都有播种,因此,一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薯蚁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相对湿度60%,光周期12:12(L:D)的条件下,分别在20、23、25、28、31℃的光照培养箱中利用无虫薯块饲养甘薯蚁象,观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在20、23、25、28、31℃的温度下甘薯蚁象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完成一个世代分别需要79.75、57.01、43.36、33.10、31.90天;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全生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4、12.37、14.42、17.44、13.58℃,所需有效积温为118.07、233.42、78.41、72.87、515.77日·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