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性测定绿豆籽粒粗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找到一种快速、简单的测定绿豆品质的方法,利用瑞典波通(Perten)公司生产的DA7200二极管阵列近红外光谱仪,以来自我国绿豆主产区的77份绿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结果表明:定标集和检验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2和0.963 1;所建定标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完整绿豆粗蛋白质的分析,可直接用于育种材料选择以及突变体筛选和种质资源的评价等研究。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绿豆 粗蛋白质 定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套袋防裂技术

果农之友 2016

摘要:近年来,枣树裂果、浆果、缩果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换品种周期太长,配施叶面肥和激素效果不显著且费工,而枣果套袋技术既方便又能起到防裂果、浆果、缩果目的,技术简单易操作,并可广泛应用于冬枣、金丝小枣、大枣、骏枣、板枣、帅枣、壶瓶枣等,现将枣果套袋做一介绍:1枣果套袋优点1.1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套袋可减轻病虫危害,尤其是绿盲蝽象危害果、斑点病病果率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喷药次数,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园生草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桃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桃园土壤管理模式。介绍了桃园生草的意义及生草方式,综述了桃园生草对土壤、微域气候、桃树生长发育、病虫草害的影响,总结了桃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桃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平缓土壤温度变化,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微域气候,提高果实品质,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关键词: 桃园生草 桃树 土壤 微域气候 生长发育 病虫草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产量低而不稳,人工间苗除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微垄膜侧沟播技术、简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谷子 微垄膜侧沟播-施肥-简化栽培一体化 轻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在冀中南栽培技术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摘要:辣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植物,原产于印度北部,在中国福建、云南、广西等地均有种植,2014年引种至河北,根据河北的温热条件,结合辣木本身特征特性,经过育苗、定植、采收、修剪等方面的试验、调查和比较,初步形成一套适应冀中南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辣木 冀中南 初步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1号杂交谷病害防治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井陉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岗坡旱地面积大,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井陉县大力发展林粮间作,2016年,全县推广杂交谷(特早1号)与核桃间作7 500亩,特早1号杂交谷具有管理省工、不用人工间苗、且抗旱节水、早熟高产的特点。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腥黑穗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由于2016年夏季气候多变,降雨较多,而且农户种植时间跨度大,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都有播种,因此,一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

天津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河北省棉花主产区集中于黑龙港地区,该区经过多年改造与耕作,水利条件与土壤肥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具备了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条件,而该区近年植棉效益持续降低;滨海平原土壤盐碱、水资源欠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棉花耐盐碱、节水能力强,在典型地区比较效益高于粮食作物33.3%。故河北省棉区有必要做出二次战略调整,由现有棉区向东部盐碱平原区转移,在稳定河北省棉花面积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

关键词: 棉区 东移 滨海平原 比较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快速鉴定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的培养皿方法

农业工程 2016

摘要:介绍一种快速、简单和可靠的鉴定抗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的培养皿方法,种子置于滤纸上后即喷药处理,喷施剂量为2 250 mL/hm~2。该方法适于大批量种子鉴定的需要,可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对谷子育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咪唑乙烟酸 谷子 鉴定 培养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磷钾肥则无增产效果。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模式下棉花季节合理肥料用量为N 225 kg·hm~(-2),K2O 75kg·hm~(-2),免施磷肥。

关键词: 麦棉套作 氮磷钾 棉花 生长发育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薯蚁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相对湿度60%,光周期12:12(L:D)的条件下,分别在20、23、25、28、31℃的光照培养箱中利用无虫薯块饲养甘薯蚁象,观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在20、23、25、28、31℃的温度下甘薯蚁象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完成一个世代分别需要79.75、57.01、43.36、33.10、31.90天;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全生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4、12.37、14.42、17.44、13.58℃,所需有效积温为118.07、233.42、78.41、72.87、515.77日·度。

关键词: 甘薯蚁象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