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垄膜侧沟播对夏播谷子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针对夏播谷子80%以上种植于旱地、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微垄膜侧沟播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垄膜侧沟播对谷子根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垄膜侧沟播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直径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4.63%、21.59%、31.59%、11.44%、12.39%。产量增加44.59%,产量与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干物重、根直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的根系是微垄膜侧沟播技术增产的根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介绍几个燕山板栗优良品种
《河北果树 》 2016
摘要:燕山板栗主产地有河北的迁西、迁安、遵化、兴隆、宽城、青龙、抚宁等县(市),北京的怀柔、密云、昌平、平谷以及天津的蓟县等区域。现将几个燕山板栗优良品种介绍如下。1燕山早丰该品种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于1973年由迁西县杨家峪村实生板栗树中选出,原代号3113。2005年12月16日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审定,编号为冀S-SV-CM-002-2005。该品种成熟早,丰产,抗病、较耐干旱和瘠薄,是目前京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冀谷35及其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冀谷3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拿捕净育种材料K359为母本、抗咪唑乙烟酸育种材料M4-1为父本,采用非转基因的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是国内外第1个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2种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5002)。因其能通过化学间苗、化学除草实现简化栽培,又称懒谷4号。适宜山东、河南、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初探
《现代农村科技 》 2016
摘要:冬小麦作为河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生育期间必须补充灌溉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发展较快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本文从工程技术参数以及农艺要求方面探讨了冬小麦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动注射分析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比较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和潮褐土区域的10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同一土壤浸提液进行硝态氮含量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2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00%~105.00%,相对标准差为0.99%~7.02%、平均值为4.43%;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0%~104.50%,相对标准差为3.27%~8.90%、平均值为5.82%。2种测定方法准确度均较高,但流动注射分析法的精密度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土壤硝态氮 流动注射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菌株的鉴定及高温抑制病害的表征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落叶和非落叶致病型菌株特异性引物扩增并结合微菌核特征观察,鉴定了浙江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菌株的致病型,测定了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浙江地区夏季高温对棉花黄萎病抑制现象的原因。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表明,来自于浙江的5个代表性分离菌株(VD-h1、VD-h2、VD-h6、VD-h3和VD-h5)均属于落叶型菌株。对不同类型菌株产生微菌核的观察结果证实,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的微菌核间形态及其长宽比存在差异。温度对病原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浙江的2个菌株(VD-h1和VD-h6)和来自新疆的2个菌株(VD-101和VD-086)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在22~28℃和22~26℃之间;32℃高温显著抑制了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并延迟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时间。不同温度试验的结果间接证实了,棉花黄萎病在浙江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的隐退症状是因为高温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为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