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超越五号’辣椒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ALA对低温下辣椒始花期幼苗植株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量的ALA后,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辣椒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生长量,明显降低了叶片中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其中以100 mg·L-1ALA的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辣椒 抗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鹿角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鹿角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的耐旱性,以鹿角杜鹃干种子和90d苗龄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早期幼苗生长量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5%~25%PEG胁迫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鹿角杜鹃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量显著降低;重度干旱胁迫(25%PEG)下,鹿角杜鹃种子完全未萌发。(2)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生长量的变化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求得鹿角杜鹃种子萌发的半致死PEG干旱胁迫浓度为15.68%、半致矮PEG干旱胁迫浓度为15.37%。(3)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鹿角杜鹃幼苗叶片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各胁迫处理仍显著高于CK(0%PEG);细胞膜透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POD和CAT活性则在中度(15%~20%PEG)和重度胁迫下显著升高,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鹿角杜鹃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使其细胞膜受到损伤,同时鹿角杜鹃可通过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来适应干旱环境,使得自身受抑制、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关键词: 鹿角杜鹃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早期幼苗生长 幼苗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花青素氯化锦葵色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氯化锦葵色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黄嘌呤氧化酶-1(xanthine oxidase-1,XO-1)含量的影响,探讨氯化锦葵色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别设定空白组(仅加入二甲基亚砜),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刺激组(10-2μmol/L),终浓度为1、5、10μmol/L氯化锦葵色素组,以及终浓度为1、5、10μmol/L氯化锦葵色素联合AngⅡ刺激(10-2μmol/L)组。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HUVEC内ROS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XO-1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XO-1含量的变化。结果:氯化锦葵色素处理HUVEC时,细胞ROS和XO-1含量降低;AngⅡ引起HUVEC内ROS和上清液中XO-1含量显著增加,各浓度氯化锦葵色素预处理能有效抑制ROS和XO-1含量的增加。结论:氯化锦葵色素在HUVEC中具有抑制ROS和XO-1的作用,从而达到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的功效。蓝莓花青素氯化锦葵色素具有抑制ROS和XO-1的作用,为蓝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蓝莓 锦葵色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活性氧 黄嘌呤氧化酶-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合成纳米银粒子及抑菌增效作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合成法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Jaas cd的无细胞滤液胞外合成纳米银粒子,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TE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方法验证所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粒度在20~50 nm,形态均一,分散性较好。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纳米银与不同杀菌剂复配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银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抑制西瓜枯萎病菌GY-16的菌丝生长有显著增效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微生物合成 多粘类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胚胎附植期梅山猪EphrinA1全编码区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配体A1(Ephrin A1)对梅山猪胚胎附植期胚胎在子宫内膜间迁移和对子宫内膜黏附活动的影响,利用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和qRT-PCR方法,克隆了Ephrin A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对其表达的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并检测了其mRNA表达变化。梅山猪Ephrin A1基因编码区有5个c SNPs变异,其中2个导致氨基酸突变,分别为Glu29Asn和Trp33Arg,位于Ephrin A1外显子1和外显子2上。Ephrin A1编码序列中含5个外显子,编码205个氨基酸。Ephrin A1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有1个信号肽和一个保守区域,无跨膜区。另外,Ephrin A1在梅山猪胚胎附植期有较强的mRNA表达。表明Ephrin A1基因可能参与梅山猪的胚胎附植调控,其c SNPs有望成为影响猪产仔数基因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 梅山猪 胚胎附植 Ephrin A1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上海青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青为材料,在(2±1)℃、湿度85%~90%贮藏条件下,研究0、15、30 mg/L 6-苄氨基嘌呤(6-benzyl aminopurine,6-BA)处理对上海青感官品质、色差、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叶绿素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可提高上海青的贮藏保鲜效果,但与30 mg/L 6-BA处理相比,15 mg/L 6-BA处理可以更有效地减缓采后上海青的黄化和感官品质的下降,减轻其质量损失现象,显著抑制上海青的呼吸强度、叶绿素分解和MDA的生成,维持其较高的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见,15 mg/L 6-BA处理延缓了上海青贮藏品质的下降。

关键词: 上海青 6-苄氨基嘌呤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硫元素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苏薯16和苏薯11为材料,在硫缺乏条件下,对其外观症状、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根部和叶部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缺乏时苏薯16和苏薯11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苏薯11的下降幅度比苏薯16的大,而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均显著上升,苏薯16的上升幅度大于苏薯11;缺硫条件下,苏薯16表现出来的显著症状为新叶失绿、变小,苏薯11表现为新叶失绿、新叶比较宽大,部分老叶也失绿;苏薯16的根部有膨大,苏薯11无;苏薯16的地上部和根部钾含量升高,苏11的地上部和根部钾含量下降,苏薯16和苏薯11地上部和根部钠含量均随钾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以保持合适的K/Na比值。

关键词: 甘薯 缺素症状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肥力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甘薯品种苏薯17号和徐薯22,设置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研究土壤肥力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高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具有薯块膨大早且快的"早熟"特性,后期地上部茎叶长势偏旺,导致其最终产量偏低。徐薯22表现出较好的耐肥性,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以及中后期较高净同化率是其获得较高经济产量的保证。2在低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前期叶面积稳步上升,中后期净同化率下降更慢,干物质向块根转化效率高于对照徐薯22,表现出一定的耐瘠薄性。低肥力使徐薯22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后期长势偏弱,影响了其最终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土壤肥力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苗期耐低氮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低氮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对研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培养耐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缺氮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氮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定位到高氮和低氮下株高、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及其相对性状的44个QTLs,其中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28个QTLs,低氮与高氮相对性状检测到16个QTLs。检测到2个QTL热点区,聚集了不同氮水平及其相对性状的多个QTLs,通过搜索预测基因,发现这2个区域包含氮代谢的关键基因,说明极有可能是氮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控制了这些QTLs的表达。以上结果将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耐低氮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低氮胁迫 根长 根干质量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沉积量和生物效果的甘蓝小菜蛾防治喷雾参数优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喷雾参数对农药在甘蓝叶片表面的沉积和药剂生物效果的影响,在自走式喷雾塔内模拟田间喷雾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评价了喷头、喷液表面张力、施液量、喷雾压力及喷雾高度5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喷雾参数。结果表明:相较于喷头和喷雾高度,喷液表面张力、施液量和喷雾压力极显著影响农药沉积和药剂生物效果,其中喷液表面张力的影响最大;基于后3个指标以响应曲面法建立的甘蓝叶片表面农药沉积和苏云金芽胞杆菌防治小菜蛾生物效果的回归模型经验证准确有效,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1和0.7790,能够用于预测农药沉积量和药剂生物效果。综合考虑防治甘蓝小菜蛾喷雾作业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成本控制,设定和调节目标函数满足单位面积农药沉积量大于4.0μg/cm2,且苏云金芽胞杆菌防治小菜蛾死亡率大于80%,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防治甘蓝小菜蛾喷雾参数的优选范围为:Silwet-408助剂浓度13.50~44.00 mg/L、喷雾压力0.2~0.6 MPa、施液量300~717.6 L/hm2。

关键词: 喷雾参数 沉积量 生物效果 响应面模型 表面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