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牛的体外受精未受精卵长时间保存方法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牛的体外受清所使用的卵巢一般需要从屠宰场运送到实验室,本试验探讨未受精卵长时间运送时的保存方法.试验1:经6小时运送保存时,体外受精后胚的发生率;试验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温度对未成熟卵成熟培养的影响;试验3:在试验2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培养输送器,进行未成熟卵的边培养、边运送.对体外受精后胚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巢在2小时及6小时保存时,胚盘胞的发生率分别为16.1%,18.9,差异不显著.温度对未成熟卵的成熟率影响35,37,38.5,40℃分别为21.7%,74.1%.94.1%和86.7%,35~37℃没有获得高成熟率,使用细胞培养输送器胚盘胞的发生率为17.8%,比对照组的18.6%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在卵巢运送条件下,至少可保存6小时而不影响体外受精后胚的发生率,在更长时间运送时,可将卵子采取,边成熟熟培养过运送,最长运送时间可达24小时.

关键词: 牛;体外受精;未受精卵;保存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进口FSH不同剂量对供体牛超排效果的影响

黄牛杂志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进口FSH不同剂量对供体牛超排效果的影响胡成华(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超数排卵是实施牛胚胎移植技术过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据有关资料报道、影响超排效果的因素较多,如供体的营养水平、年龄,激素的种类、剂量,注药方式等等。因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春大豆吉林29号与吉林30号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高产春大豆吉林29号与吉林30号吉林29号与吉林30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于1983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以公交7424-8作母本,以辽豆3号作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分别为公交8347-26和公交8347-4。1993年经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高粱育种技术与策略的讨论

吉林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关于高粱育种技术与策略的讨论高士杰,李涛(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公主岭136100)(辽宁省铁岭市农科所,铁岭112616)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产量。中国高粱育种工作进入90年代后,感到育种难度越来越大。为适应生产形势的需要,必须加速育种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赛克津玉米田除草试验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阿特拉津国外已停产,限制应用。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应用阿特拉津长达20余年,由于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污染土壤和水源等生态环境,影响作物轮作换茬,控制不住禾本科杂草的危害,多年应用阿特拉津,产生了抗性杂草降低了除草效果。因此,选择玉米田新的除草剂是当务之急。本文为1991~1994年院内外小区大区和示范结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赛克津与乙草胺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十分令人满意。德国拜耳公司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0.8公斤或国产5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公斤,分别与50%乙草胺乳油每公顷2~2.5公斤混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稳定在90%以上,控制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杂草,对玉米安全。药剂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影响轮作换茬,可以代替阿特拉津。

关键词: 赛克津;赛乙混剂;商品用量;有效成份用量;杂草;除草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花叶病引起的大豆顶端坏死症

作物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个抗病亲本和2个感病亲本配制4个杂交组合和4个回交组合,调查其F_1、F_2和BCF_1群体接种东北大豆花叶病毒二号株系后,顶端坏死株的形成和分离比例。F_1表现两种类型:无症株和坏死株,F_2表现三种类型:无症株、有症株(花叶、皱缩等)和坏死株。其分离比例或为3抗:1感,或为7抗:9感,X~2测验符合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或者两对隐性互补基因控制。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 顶端坏死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中外甜高粱22份,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生物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分蘖数、抽穗期、株高、茎粗、节数及穗长与生物产量(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含糖量与生物产量相关不显著;株高与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外含糖量还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与节数、分蘖数、茎粗有显著以上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分蘖数对生物产量作用最大,其次株高,而茎粗、含糖量对其为负作用。抽穗期对生物产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分蘖数、穗长、株高而起作用,所有性状通过含糖量对生物产量作用均为负值(茎粗除外),说明植株含糖量增加不利于生物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 甜高粱,遗传,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螟迁飞、发生区与生活史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散发生区。根据滞育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阐明了主要越冬区形成大量滞育越冬种群的机制。雷达观测证实了草地螟的迁飞现象。主要越冬区秋季世代形成大量越冬种群,春季成虫迁飞构成大范围发生的虫源,扩散发生区春季迁入的成虫峰期、蛾量与主要越冬区相近,一代幼虫危害后虫量骤减,幼虫仅形成少量越冬种群。

关键词: 草地螟,迁飞,滞育,生活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黄隆防除稻田杂草的效果

杂草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甲黄隆防除稻田杂草的效果王学文,张淑梅,王广祥(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公主岭136100)甲黄隆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研制,是当今世界上磺酰脲类除草剂活性最高、用量极少的品种之一,从而使除草剂进入超高效阶段。其杀草机理主要是阻碍有机物合成,抑制细胞分裂,阻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5%三·福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89~1994年用45%三·福可湿性粉剂(代号901)500倍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院内试验结果表明,对恶苗病平均防效为97.48%,高于其它对照药剂.田间小区试验平均防效为97.5%,高于对照药剂恶苗灵.田间示范试验平均防效为99.09%,高于生产上推广的恶苗灵和溴硝醇等药剂.901浸种防治恶苗病,防效高,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用量少,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

关键词: 45%三·福可湿性粉剂;水稻;恶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