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世界农业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几丁质酶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它能催化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水解,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增殖,提高植物的抗真菌能力。近年来,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生化性质、表达调控的深入研究,用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植株正日益成为植物防御真菌病害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开发项目优选技术方法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水分高效利用平衡施肥技术的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6年田间试验研究,探讨平衡施肥技术对旱地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晋东豫西半湿润偏旱区,采用适宜的肥料品种、适宜的肥料用量、适宜的施肥时期以及适宜的施肥培肥方式方法,即采用平衡施肥技术有利于旱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可培肥土壤、保蓄土壤水分,促进旱地玉米对水分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 玉米,平衡施肥,水分利用效率,晋东豫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镰翅小卷蛾性信息素对其成虫行为的影响及林中对其控制作用的研究

林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枣林中的系统调查与试验研究,明确了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safivaLiu)成虫趋向其性信息素的行为及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成虫的时辰节律;大面积诱杀对枣林中这种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应用性信息素引诱枣镰翅小卷蛾成虫有两个高峰期,第1个在4:00~6:00,其累计诱杀率为37%~76%,第2个在18:00~22:00,其累计诱杀率为15%左右。性信息素引诱不仅影响成虫的求偶及交配行为,同时也干扰了成虫的取食、扩散与隐蔽情况下的飞行活动。大面积枣林中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诱杀区与对照区比较,有效卵的减退率为685%~852%。

关键词: 枣镰翅小卷蛾,性信息素,行为,控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营养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观察其抗衰老效果。方法:用碱抽提和等电点沉淀法从苦荞麦籽粒中制备出苦荞蛋白复合物(TBPC),再用含20%TBPC饲料喂小鼠,观察对小鼠血液和脏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的影响。结果:TBPC的蛋白质含量为63.4%,脂肪12.7%,碳水化物10.2%,灰分3.5%,粗纤维0.4%,水分9.8%。用TBPC饲喂后,小鼠血液、肝脏和心脏中SOD、CAT和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论:苦荞蛋白复合物对生物体有一定营养和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苦荞,蛋白复合物,营养成分,抗衰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病虫害防治图说

山西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名称形态及为害图症状与发病规律防治方法枣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渐变淡灰褐色,以后病斑突起呈黄褐色,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散出黄粉状夏孢子,进行传播侵染。在与夏孢子堆相应的叶表发生边缘不规则绿色小点,使叶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豆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及饲用价值

草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豆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及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现有豆科植物10属27种,属于5个分布区2个亚区。大部分在群落中为伴生种。这些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较好的适口性,是本区重要的饲草资源。

关键词: 豆科植物,地理成分,饲用价值,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杂交种晋杂12号选育及利用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高粱 A_2细胞质 杂交种 生产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属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土的适宜性评价,它的评价对象只有未利用土地中的宜耕适垦地类。所以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过程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同,但具体评价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为此,我们以山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为例,研究、探讨了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试管苗“出管”移栽经验点滴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