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奶牛增乳预混料应用试验
《中国奶牛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我们于1997年12月26日至1998年3月15日在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奶牛场对山西省饲料监察所研制的奶牛增乳预混料进行了为期80天的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重复交叉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奶牛增乳预混料,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083千克,提高5%,乳脂率提高02个百分点,每产1千克奶消耗精料048千克,比对照组减少004千克,降低77%。整个试验期,奶牛头日产奶收入比对照组增加149元,头日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减少016元,两项合计,头日效益比对照组增加165元。
关键词: 奶牛,增乳预混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u~(2+)、Pb~(2+)和Cd~(2+)对荞麦种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有关荞麦降血脂、降血糖和抗衰老等的作用引起国内外生化、营养和医药学界的普遍关注[1,2].一些研究表明,荞麦中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能够清除机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H2O2等有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初报
《水土保持通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的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2.57%。小麦返青期补水0~30cm土层平均比对照高3.39%。1997-1998年在特殊干旱条件下,不同补水时期的增产效应为抽穗期>拔节期>返青期。补水量在450m3/hm2以内,随补水量的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地膜覆盖加补水产量增加366.0~1324.5kg/hm2,增产率为25.0%~90.4%。裸地麦田补水产量可增加315.0~701.6kg/hm2,增产率为22.5%~50.2%,产投比为1.2~1.6。实践证明该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旱地,微喷灌,节水,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品种选择凤凰51号欧亚种,原产中国。由大连市农科所1973年育成。平均穗重450~500g,平均粒重71g。鲜食品质好。乍娜欧亚种,我国于1975年从阿尔巴尼亚引入。平均穗重850g,平均粒重96g。鲜食品质好,丰产性好,产量高。京亚欧美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的增产培肥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晋东豫西寿阳旱农试区连续5 年进行了多种方式秸秆还田与秋季深施肥配合定位试验,主要探讨秸秆还田秋施肥对旱地玉米产量、土壤肥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秸秆还田秋施肥较好的解决了深施肥与春季保墒促全苗以及秸秆腐解与幼苗争水争肥影响幼苗生长的矛盾,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土壤水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玉米苗全苗壮,根系发达,植株叶片光合、蒸腾速率提高,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维持了较高的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