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采后照光处理对富士苹果增色及贮藏的影响

果树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后人工照光使富士苹果增色的试验结果表明:白色荧光灯照射后果实花青素形成量最多;8℃和 20℃下果实花青素形成最快,2℃下最慢,但形成量最多;80 W照射果实花青素形成量大于40 W照射;2℃和 8℃下采用白色荧光灯分别照射 120、192h,可使果实照光面 100%着色。对果实随后的低温贮藏无显著不良影响。

关键词: 富士苹果 采后照光 光强 花青素 淀粉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斑潜蝇在中国山西的生活史及其主要习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在山西省自然条件下 ,美洲斑潜蝇一年通常发生 9代 ,个别年份发生 8代或 10代 .深秋至翌年春季 ,该虫可在当地的日光温室内连续为害 ,发生约 3~ 4代 (11月至下年 3月间 ) .通过试验证明 ,美洲斑潜蝇在 35°N以北的地区不能自然越冬 ,蔬菜储藏室是其越冬的主要场所 .本文还对此蝇的主要习性进行了报道 .图 3表 7参 14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生活史 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探讨了在棉花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中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侧重点和资源与育种目标的距离 ,从而为棉花品种资源研究提供更加数量化并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棉花 种质资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MW-GS指印法速测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适用性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以 1 0 %SDS-PAGE法测试了 1 2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2 7粒 F1 种子 ,并对照测定了 2 0粒对应双亲种子 ,重点比较了其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显带情况。结果表明 ,( 1 )父母本 HMW-GS基因在F1 籽粒中共显 ;( 2 )双亲至少有一条互异 HMW-GS带的组合 ,其 F1 是否为真杂种依此法可以鉴别 ;( 3 )父母本HMW-GS带型完全相同的组合 ,其 F1 的真伪不能依此法判定

关键词: HMW-GS 带型 种子纯度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黄矮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采用 3×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抗黄矮病性母本和丰产性父本的组合效应进行了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 1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正向相关 ,而一般配合力效应更具重要性 ;( 2 )黄矮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 ,遗传决定度高达 97.68%,狭义遗传力为 90 .3 %,上下代遗传变异不大 ,可在早代进行直接选择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抗病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育成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成较差 ,主要表现在 :Glu -A1位点上主要为Null或 1亚基 ,2 较少 ;在Glu -B1上为 7+8、7+9或 2 0亚基 ;而在Glu -D1上主要为 2 +1 2亚基 ,优质的5 +1 0亚基组合较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山西小麦的烘烤品质较差的原因。因此 ,可以加强引进具有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小麦种质资源 ,综合利用SDS -PAGE等技术将它们引入小麦品种中 ,丰富小麦品种中谷蛋白亚基组成的遗传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小麦的品质育种的水平。另外 ,其中的 5个含优质亚基、兼抗条锈病的品种 (系 )可以作为四川小麦育种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山西小麦 高分子谷蛋白亚基 品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温移栽地黄脱毒试管苗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采用调节空间温度的方法移栽地黄脱毒试管苗,可使移栽苗成活率达到95 % 以上。

关键词: 地黄 试管苗 移栽 调温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及其衍生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光谱背景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对 2 0种淀粉及 9种淀粉衍生物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光谱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种淀粉及其衍生物在岛津RF - 510仪器上均有室温磷光现象 ,其室温磷光光谱的最大激发光谱波长在 2 92~ 4 0 5nm之间 ,最大发射光谱在 4 4 7~ 52 3nm之间。此外 ,不同种类的淀粉及其衍生物的Stocks位移不同 ,其中最大的是甘薯粉条 (2 0 7nm) ,最小的是绿豆淀粉 (90nm)。该方法的精密度较好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1%

关键词: 室温磷光法 淀粉 淀粉衍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南瓜属(Cucurbita)三个主要栽培种即美洲南瓜(C.pepoL.)、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23个品种(系)及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亲缘关系与品种(系)的分子鉴定研究。从200个随机引物(10bp)筛选出17个引物,对23个南瓜品种(系)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0务扩增带,其中77条在南瓜属三个种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RAPD技术对三个种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完全相符,同时RAPD技术对南瓜属种内不同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与其地域来源和形态特性基本符合。大部分南瓜品种(系)都有其特有的扩增带可与其它品种(系)区别开来,这种特异的条带可作为一个品种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鉴定和分类。

关键词: 南瓜属(Cucurbita)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亲缘关系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草坡害鼠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CSCD

摘要:1992~ 1999年间 ,在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设点 ,对荒草坡中的害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荒草坡中栖息有 9种鼠形动物 ,根据数量和危害长尾仓鼠、大仓鼠和社鼠为优势鼠种 ;害鼠种群数量季节波动大 ,5月份和 8月份出现 2次高峰 ;根据饵料消耗法测定 ,害鼠的数量在沟边最高 ,沟半腰次之 ,沟底较低 ;大面积采用沟边定点埋罐防治效果最好

关键词: 黄土残塬沟壑区 鼠形动物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