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不同药剂敏感性及相应药剂田间防效验证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马铃薯晚疫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加以验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吉林敦化市和河北围场县采集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结果]2地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频率均达100%,菌株均为高抗,抗性水平高达上万倍;对嘧菌酯、霜脲氰、烯酰吗啉抗性频率为0~63.6%,抗性水平为0.33~2.84倍,抗性菌株均为低抗;对氟吡菌胺抗性频率高达84.6%~100%,但抗性菌株均为低抗,抗性水平为3.56~3.90倍;按照推荐剂量4次施药后第7天,58%甲霜·锰锌WP及68%精甲·锰锌WG的防效均显著低于80%代森锰锌WP的防效,而72%霜脲·锰锌WP、50%烯酰吗啉WP、250 g/L嘧菌酯SC和687.5 g/L氟菌·霜霉威SC具有良好防效。[结论]田间抗性发生情况为相应产品的田间药效所验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产生严重抗性而导致58%甲霜·锰锌WP及68%精甲·锰锌WG中甲霜灵或精甲霜灵防效丧失及58%甲霜·锰锌WP及68%精甲·锰锌WG防效降低,而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烯酰吗啉、嘧菌酯、氟吡菌胺仍保持敏感,72%霜脲·锰锌WP、50%烯酰吗啉WP、250 g/L嘧菌酯SC、687.5 g/L氟菌·霜霉威SC仍可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杀菌剂 敏感性 田间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造墒与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造墒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群体与个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播后镇压技术和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分别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衡水市选用当地小麦品种‘衡4399’,分9月15日(I9.15)、9月20日(I9.20)、9月25日(I9.25)和9月30日(I9.30)4期造墒,以不造墒为对照(CK),每期处理又设每延米0 kg(G0)、95 kg(G95)和120 kg(G120)3个水平镇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冬前对土壤水分和小麦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翌年成熟期考察产量性状并测产。结果表明,播种时土壤水分含量高,冬前阶段农田蒸散量也高。同一造墒不同镇压处理比较,I9.30处理以G95田间蒸散量最低,其他处理均以G120蒸散量最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对苗情的影响,同一造墒不同镇压比较,苗期单株生物量、叶面积、群体总茎数以G120与G95处理较高,以G0处理较低,处理间显著水平不同;同一镇压不同造墒处理间比较,不造墒的CK总茎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较低,且年际变化不稳定。造墒与镇压对穗数影响较大,其中造墒处理穗数显著高于CK,镇压处理对穗数的影响表现一致:G120>G95>G0。以上处理对产量与对穗数的影响一致:造墒处理间产量差异水平不同,但以CK最低;镇压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G0最低。造墒和镇压对产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综上可见,墒情适宜是小麦播后镇压的基础,镇压又是提墒壮苗的保障。河北地区小麦造墒水提前到9月20—25日,播种后采用95 kg×m~(-1)镇压器便于田间操作且镇压效果较好。

关键词: 冬小麦 造墒 播后镇压 蒸散量 土壤水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整形修剪模式下富士苹果树体结构及相关因素分析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整形修剪模式富士苹果树体结构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于河北省行唐县苹果标准示范园内分别调查了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共3个树形结构的生长数据,通过SPSS分析,比较尖削度与小主枝轴各生长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尖削度与小主枝轴各因素均为负相关,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尖削度与各因素均为正相关,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尖削度与小主枝轴总粗度为负相关,而与其他因素为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指导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树整形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整形修剪 富士苹果 树形结构 相关因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项技术措施对桃园越冬代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刮树皮、绑诱虫带、清洁果园以及覆土是防治越冬代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缺少系统的定量化评价,在生产上未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这一情况,以不同熟期的桃树为试材,对这几项技术措施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刮树皮对越冬代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88.64%,是防治桃地上部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的技术措施;绑草把诱虫带的防治效果为74.13%,是防治越冬代梨小食心虫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3月中旬地表覆土3 cm可阻止土中越冬茧羽化出土;清除地面枯枝可防治地表的越冬幼虫。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越冬代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摘要:1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1.1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产前环节,开发面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供需分析系统、市场价格预测系统等,可辅助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在生产环节,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瓜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西瓜甜瓜生产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河北省西瓜面积在全国列第5位,甜瓜面积列第4位。为了更好地指导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生产现状、优势布局、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河北省 西瓜甜瓜 生产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降雨与旱地谷子单产水平关系研究——以武安市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谷子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旱作区的主要杂粮作物。文章主要研究干旱雨养旱作区降雨量对谷子单产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提高谷子降水利用效率以及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武安市1983~2012年期间30年的降雨数据和谷子单产数据,研究自然降雨与谷子单产水平关系。采用散点图、建立线性方程、线性回归显著性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对比描述等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武安近30年的自然降雨量与谷子的单产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谷子7、8月份降雨量对其单产具有显著性影响。主要结论:谷子的单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无限增加,而是有一个最佳降雨临界点490mm;当降雨量在490mm以内变化时,谷子单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现增长的趋势;当降雨量超过490mm时,谷子的单产与降雨量负相关;谷子的单产受7月和8月的降雨量影响显著,且2个月降雨量之和占全生育期的63.1%时,谷子的单产较高。

关键词: 降雨量 单产 线性方程 谷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澄清酸枣汁工艺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优化果胶酶澄清酸枣汁的工艺。试验以酸枣汁中果胶含量为响应值,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酶解p H、酶解温度、果胶酶用量以及酶解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果胶酶澄清酸枣汁工艺。试验建立了回归方程,即果胶含量Y=166.58-1.23A+0.11B+0.17C-0.63D+8.57AB-4.1AC-2.18AD+0.93BC-0.57BD+0.92CD+14.65A~2+39.16B~2+40.00C~2+42.06D~2。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了果胶酶的最佳酶解条件:酶解pH 4.5、酶解温度55℃、果胶酶用量0.31%、酶解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酸枣汁中果胶含量降至170.273 mg/L,降解率为65.54%,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果胶酶澄清酸枣汁效果明显,本研究所得为酸枣汁澄清工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参数。

关键词: 酸枣汁 果胶 果胶酶 响应面 澄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一夏玉米产量 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1-2a不施肥,T2-1a不施肥,T3-3a施NPK肥,T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3>T2>T1>T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2>T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著,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基础地力贡献率 土壤容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初探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反腐形势和农业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从机构设置、控制机制、制度体系、控制措施和监督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创新管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内部控制 执行情况 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