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离子束是一束具有能量的带电粒子,注入细胞内可引发染色体变异。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以变异率高、变异谱宽、变异稳定快、技术稳定可靠、简便易行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育种和外源DNA大分子转导。在食用菌诱变育种方面选育了耐高温的杏鲍菇、阿魏菇,优质生物转化率高的白金针、鸡腿菇、姬松茸,经济高效的灵芝漆酶菌株,多糖含量显著提高的香菇、猴头菇、阿魏菇等优质菌株,与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物转达化率呈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玉米增产效应及抓好覆膜栽培的几项关键措施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我区处于高寒地区,无霜期短,春寒、春旱,这种不良的条件,往往会使玉米生长后期,因贪青晚熟而减产。近年来,由于地膜覆盖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收到增产增收的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麦后茬复种西葫芦试验初报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试验选用6个菜用西葫芦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技术,在冬麦收获后移栽,8月份开始采收,全生育期采收6次,取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为当地冬麦后茬复种增加了新的作物种类,筛选了西葫芦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糜子新品种赤黍2号的选育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赤黍2号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以当地大白黍与目标性状基因库材料杂交,后代经多年选择后选育而成,生育期108d左右。2009-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272.2kg/667m2,比对照大黄黍(ck1)增产8.9%,比对照大黄糜(ck2)增产34.1%。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糜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270.7kg/667m2,较对照大黄黍(ck1)增产6.74%。与对照大黄黍比较,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米质优良等特点。2010年9月8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高粱种子出苗率下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经调研,发现有些种植高粱的地块,因出苗率低而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的现象,就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和防范技术措施谈一下看法,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1 2011年造成高粱种子出苗率下降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