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HA杂种小麦灌浆优势规律研究
《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4个 CHA杂种及其亲本和 CK为材料 ,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 CHA杂种灌浆优势及其动态规律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 1) 4个 CHA杂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过程均存在杂种优势 ,最终干物质积累均存在超亲优势 ,最终干物质超亲优势形成过程有灌浆全期形成、灌浆中后期形成和灌浆后期形成 3种类型。 ( 2 ) 4个 CHA杂种灌浆平均速度、灌浆最大速度、灌浆持续期均有杂种优势 ,灌浆速度均有超亲优势 ,灌浆持续期存在超显性、显性或部分显性效应。 ( 3)杂种和亲本的灌浆平均速度、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均呈正相关 ,但 2者千粒重形成的主导因子不同 ,亲本粒重形成的主导因子是灌浆平均速度 ,杂种粒重形成的主导因子是灌浆持续期。( 4 )在多雨低温寡照条件下 ,CHA杂种和亲本的灌浆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 ,与降水呈负相关 ,其中 ,在灌浆与降水、与日照时数、与气温日较差的相关程度方面 ,杂种均明显小于亲本 ,说明杂种对不利气候因子比常规品种有较好的适应性


打破芹菜种子休眠方法的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以硝酸钾液、赤霉素液浸泡及低温冷藏处理新采收的芹菜种子 ,采用吸湿培养法作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3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解除芹菜种子的休眠 ,明显提高其发芽率


石灰性土壤花生接种根瘤菌与施肥效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山西石灰性土壤常规配比施肥条件下 ,花生接种优良根瘤菌效果显著 ,结瘤数增加 5倍 ,接种占瘤率 >70 % ,盆栽和大田供氮率分别达到 4 5.6± 6.6%和 30 .2± 3.3% ,增加固氮量 69.0~ 1 0 1 .0 kg/hm2 ,比自然结瘤固氮量提高 3.4~ 6.9倍。接种根瘤菌盆栽增产 32 .3± 1 1 .8% ,大田增产 1 7.2± 4 .7% ,提高籽仁粗蛋白含量 3.0 %~ 7.0 %。根瘤菌双菌株接种及根瘤菌与硅酸盐细菌的交互组合效应不稳定


水分胁迫对短枝型苹果叶片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以短枝型新红星幼树盆栽苗为试材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短枝型苹果叶片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均使叶水势下降 ,MDA含量升高 ,且叶水势与MDA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前期SOD ,CAT活性均大幅度上升 ,上升幅度为重度胁迫 >中度胁迫 >轻度胁迫 ,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SOD ,CAT酶活性大幅度下降 ,下降幅度大小依次为重度胁迫 >中度胁迫 >轻度胁迫 ,轻度胁迫、中度胁迫SOD ,CAT活性虽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水平 ,而重度胁迫则低于对照水平


小麦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动态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多穗型、均衡型、重穗型 3种品种类型的产量构成、茎蘖动态、次生根数量、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 3种类型品种都能取得高产 ,但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则是以均衡型、多穗型品种较为经济 ,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山西省金针虫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5年以来对山西省金针虫种类、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类鉴定 ,结果表明金针虫在全省范围均有分布 ,计有细胸金针虫 (Agriotessubvittatus)、褐纹金针虫 (Melanotuscaudex)、沟金针虫 (Pleonomuscanaliculatus)以及林小金针虫 (Limoniusminutus)等 4种 ,其中尤以前三种分布范围广 ,为害严重。同时对金针虫分布地的海拔高度、土壤含水量、pH值 ,10cm地温、金针虫所在土深及前茬或当年茬口等理化性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对每种金针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及喂猪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接种微生物 ,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工艺流程都能够达到快速转化、提高质量的目的 ;发酵产品的粗纤维含量由2 0 58%降至 2 .6 5%~ 3.12 % ,粗蛋白含量由 15.53%增至 4 2 .73%~ 6 7.75% ,产品活菌数大于 30亿/g ;液体发酵产品的质量优于固体发酵产品的质量 ,但液体发酵需专用设备 ,能耗高 ,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高 ,建议推广固体发酵转化工艺。饲喂试验表明 ,菌体饲料喂猪比对照增重快 ,增重耗料比下降 ,饲养成本下降 ,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